【高師特中】114年度大專校院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輔導諮詢計畫
目前有愈來愈多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到大專校院就讀,其中以自閉症與情緒障礙類別的學生表達較高、較多樣的需求,面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多元且高度的需求,輔導員的知能提升及自我心理照顧的需求也需得到支持,故教育部委託本中心辦理大專校院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個案輔導暨諮詢試辦計畫,規劃大專校院情緒行為障礙與自閉症學生輔導支持系統。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全國跨區域專家會議(一)_1140110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1月10日(五)8:00-12:1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特教大樓7411教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諮詢委員:
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于兆欣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劉家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
伍、參與人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佩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
陸、討論事項:
- 關於全國研習主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黃葳庭老師認為研習應持續嘗試新主題,而正修科技大學劉家伶老師建議若要增加輔導員報名意願,可邀請心理諮商、醫療、法律等領域的知名人士(例:邀請知名講師王意中心理師擔任講師),可吸引較多輔導員報名。
- 正修科技大學劉家伶老師表示特教培力工作坊提供之教材與教學經驗分享均為特教學生常見問題與需求,可將增進特教專長作為特教培力工作坊宣傳與規畫重點之一。
- 慈惠醫專于兆欣老師建議可提供更多「同儕支持」中特教宣導之相關資源,因特教宣導對象以及各種形式均需不同設計與道具,相當耗神耗時,若工作坊能分享特教宣導活動規劃、文宣與道具設計,則可節省輔導員進行特教宣導時花費之精力。
- 蔡明富主任表示可將情障及自閉症相關主題之宣導內容製作成3-5頁之宣傳小冊,除了同儕支持宣導時提供給學生之外,輔導員亦可將宣傳小冊提供給不理解特教領域之任課老師或家長快速了解情況。
◆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輔導知能研習_1140121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1. 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自閉症學生之醫療用藥與協助策略知能。
2. 透過實例分享,強化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對自閉症學生溝通與人際互動技巧之瞭解。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一、時間:114年1月21日(星期二)9:00-16:1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
三、對象:
高雄鑑輔分區、屏東鑑輔分區及臺南鑑輔分區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依報名先後次序錄取,惟新進輔導人員(資源教室輔導老師到任未滿1年者,請於報名時備註說明)可優先錄取。若尚有名額,將依序錄取其他鑑輔分區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名額60人。
伍、活動內容
- 1月21日辦理「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輔導知能」研習,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紀雅惠心理師與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李佳蓉醫師擔任講師,本研習旨在透過實例分享,強化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對自閉症學生的溝通策略與自閉症共病醫療處遇認識。本次研習地點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共有48人報名參加、錄取48人、實到45人。
- 第一堂課紀雅惠心理師先以當日凌晨發生地震的事件作為開場,請與會學員閉眼回憶凌晨地震時的感受與身體反應,並說明應如何平復自己的情緒,同時表示當輔導學生前,也都應先確認自身的狀態。接著紀雅惠老師開始解釋自閉症的定義,並提出一些常見自閉症偏見,諸如自閉症學生不在乎人際互動、不需要與人互動,以及只顧表達自身意見而不在意他人意見等現象,然而以上表象乃由自閉症特徵所導致的人際互動困難。紀雅惠心理師透過線上問卷和與會學員進行問答互動,邀請學員分享輔導自閉症個案曾經歷之困難,並統整與會輔導員的回饋,整理輔導自閉症個案時常見問題為:自閉症個案不願與輔導員溝通、輔導員不知如何與個案互動、以及自閉症個案想交朋友但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互動等情形。心理師以性別光譜、MBTI測驗以及香港自閉症光譜為例,說明自閉症個案的特質和所有人相同,是由各種面向的特質的組成,因此輔導員對自閉症個案的協助重點應放在協助個案學習如何站在他人角度進行思考。
- 第二堂課紀雅惠心理師開始說明輔導經驗,分享案例一為一名大一學生,希望融入班級團體但是被同學排擠,紀雅惠心理師表示遇到此種情境時,首先應同理、思考、感受個案當下的處境,並協助個案感知自身情緒並進行安撫、檢核學生人際互動歷程,並在個案情緒穩定時分析與討論現實情形,最後透過系統合作(同儕輔導)以及根據個案提供之資訊協助建立友善的人際圈。第二個案例為一名固定諮商的自閉症個案,某日突然情緒激動、躺倒在地哭鬧不止,紀雅惠心理師表示處理原為先留下必要資源、清場並提供安全空間,同時輔到員此時應請教官留下協助而非獨自處理,接著反應個案之所見所感,等個案情緒平復後再討論現實情況,且應肯定個案學生、讓個案練習表達自身的感受及需求。案例三為一名大二學生,此名個案常於諮商時分享各種生活瑣事或八卦新聞等,紀雅惠心理師表示輔導此類學生時,首先應摘要聽見的內容,推測個案的想法,詢問更多的細節,協助連結、統整,引導個案說出心裡所感,以及提供他人可能想法。紀雅惠心理師說明在輔導自閉症個案時,主要應協助學生如何觀察、理解、思考自身跟他人,最後紀雅惠心理師表示學習如何瞭解自己和他人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的能力(心智化能力)之初場域是家庭,但心智化的學習永無止盡,大專也僅是學習路途中的一個階段。
- 第三堂課由李佳蓉醫師主講解自閉症簡介、用藥及案例分享。首先李醫師介紹自閉症的歷史演進:典型自閉症通常伴隨智能障礙,每個自閉症患者的表現、障礙程度也都不同,然而隨著自閉症的診斷標準改變,自閉症的盛行率也有所改變。接著提及自閉症早期篩檢,6個月可以開始觀察小孩的眼神接觸、共享式注意力,再大一點可以注意求助行為,一歲多時可以觀察小孩的語言形式。另補充說明共享式注意力,在6~18個月時就可以觀察到,有分為反應性共享式注意力與主動性共享式注意力。自閉症的診斷標準:1.社交及溝通缺損、2.侷限重複的行為及興趣、3.症狀須於同年早期出現、4.症狀構成障礙、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的缺損。李醫師講解自閉症的成因為腦部功能異常或受損、基因或遺傳,接著開始介紹共病的概念為「在某特定疾病的病程,既存或是可能發生的任何衍生疾病」。自閉症常與憂鬱及焦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共病。ASD與ADHD可能會出現一些相同的表現,如:情緒管理不佳、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另外,癲癇與自閉症也常同時出現,長期癲癇發作也可能導致自閉症。接著,李醫師介紹自閉症的治療,包含藥物治療及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是依據自閉症的共病或情緒行為治療,且常需在療效及副作用中進行取捨。李醫師並解釋一般人對於精神疾病相關藥物常有的誤解,包含:抗精神病藥物不等於治療精神病的藥物、抗憂鬱藥物不是只治療憂鬱症,並舉例說明,例如理思閉妥及安利復皆可以治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妥瑞氏症,可改善自閉症激躁、攻擊行為和自傷自殘行為,其他相關藥物包含利他能、百憂解、樂復得等。自閉症患者的睡眠問題很常見,李醫師表示應先利用睡眠衛教再利用藥物治療,如果患者拒絕服藥,應與患者一同討論選項、用邏輯與數據說明藥物作用、強調藥物的增強作用、聚焦於具體短期的好處、減少藥物的汙名化。
- 第四堂課李佳蓉醫師介紹ASD兒童青少年的多重問題及協助策略,多重問題指同時間有多個問題、不同階段的不同挑戰,應該經過完整的評估與診斷並進行跨專業的討論來決定協助方案。接著李醫師說明協助自閉症者的策略,協助自閉症者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建立關係,可透過與患者聊天,瞭解他們過去經驗與困難、與自閉症者建立關係並建立一個安全可信任的環境。接著說明行為取向治療模式可利用ABA應用行為分析。案例分享一:22歲男性,自閉症併中度智能障礙,個案家屬多年一對一陪伴、不願意個案服藥,個案有強烈重複行為,喜歡去全聯,改善個案重複行為的方法包含提供可預測性、設置重複問問題的規範、教導替代行為、正向強化。個案沒有去全聯就會崩潰,可能的原因包含依賴固定另行、感覺調節需求、情緒調節困難等,醫師的干預策略有:1行為塑造法;2建立靈活性3設置過度活動4教導容忍失望5教導情緒管理技巧。接著補充ABA應用行為分析的限制:注重外在行為,乎略內在心理;過度依賴外再強化;無法充分考量行為與環境的互動;對於複雜行為問題可能效果有限。案例分享二 :16歲女高中生,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合併強迫症,個案有嚴重強迫症、拒學、選擇性注意力。李醫師利用ABA應用行為分析協助該名個案改善行為、以及說明如何解決自閉症交友與溝通困難及如何處理衝突、行為治療策略,且表示自閉症患者的認知彈性不足,可能出現二分法思考、完美主義、過度類化、跳躍式思考等,輔導員可幫助自閉症個案學生認知重構、挑戰反駁他們的負面思惟、教導替代性思維、使用換為思考技巧培養同理心。案例三:18歲男高中生,過去診斷出自閉症障礙類群障礙症、邊緣智能,喜歡用電腦手機與網友聊天,因為網友突然不理個案,個案感覺自己不被愛,出現憂鬱與自傷行為。李醫師利用個案三來說明自閉症網路成癮的原因及網路交友與詐騙。最後,李醫師表示自閉者在成長上會面臨各種困難,應該經過多方面的治療診斷,來幫助患者改善障礙。課程結尾學員提出自閉症相關問題,李醫師進行解答。
◆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成長團體(一)_1140122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1月22日(星期三)10:00-11:4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特教大樓四樓7412教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國立中山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李存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洪瑛涓、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怡珊、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曾惠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社工師葉淑文、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趙真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樹德科技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羿佳、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劉家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佩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林美瑩
伍、討論事項:
- 針對同儕支持議題,蔡明富主任鼓勵各校輔導員設計特教宣導時,可融入最新科技,並以情障及自閉症計畫網站中提供之社會技巧AR教學資源作為範例,說明如何透過AR技術吸引學生主動操作與參與課程內容,並加深學習印象。
- 李存恩輔導員分享中山大學資源教室透過組建校內同儕支持團體,提供自閉症學生有個能夠建立自信心的場合,表示輔導員努力讓自閉症學生固定前往資源教室進行活動並形成固著行為後,自閉症學生逐漸能透過在團體活動中展現自身優勢並建立自信,同時參與團體的自閉症學生之間也會因為相同興趣形成友好互助的關係,同時也表示觀察到自閉症學生彼此的支持度很高,提供同儕支持團體的環境讓自閉症學生間有認識的機會並增加同儕間的支持。
- 蔡明富主任對中山大學資源教室的同儕支持策略表示認同,並提出除了規劃目前較常見之一般生對特教生的同儕支持活動外,也應一併思考是否可策畫特教生間進行互助,或由特教生提供一般生協助等方式提供特教生更多元的同儕支持與學習機會。
- 靜宜大學葉淑文社工師則分享助理人員培訓時的注意事項以及案例分享,包括不同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常面臨的困境以及所需的協助,同時表示因為有些情障學生在不合理要求被拒絕時,出現操弄助理人員情緒或產生被遺棄感的行為,因此葉淑文社工師特別強調輔導員除了說明清楚服務契約規範、列舉不可協助的行為外,也應關心助理人員的心理情況是否適合繼續提供服務。
- 蔡明富主任認同葉淑文社工師的分享內容,同時補充除了助理人員需要接受培訓外,被協助的對象也應接受培訓,說明服務契約中可提供之協助、無法提供的項目以及身體邊界等議題,確保雙方認知相符。
- 樹德科技大劉羿佳輔導員則表示同儕支持除了學生外,輔導員也應獲得支持服務,並舉例樹德科大資源教室會定期舉行團體督導活動,邀請長期穩定合作的醫師進行督導,表示如此較能針對輔導員需求給予建議。葉淑文社工師表示靜宜大學也有類似的教職員同儕支持活動,會定期舉辦自主學習討論社,邀請資源教室輔導員、行政助理以及任課教師一同參與討論,分享各自經驗並共同成長。
◆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成長團體(二)_1140122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1月22日(星期三)12:20-14:0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特教大樓四樓7412教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國立中山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李存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洪瑛涓、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怡珊、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曾惠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社工師葉淑文、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趙真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樹德科技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羿佳、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劉家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佩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林美瑩
伍、討論事項: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林寶鈺輔導員分享協助校內美術系自閉症學生規劃優勢展能活動的重點,說明學生因畢業前夕求職受挫向輔導員求助,蔡明富主任考量學生需求,整合資源教室與情閉計畫資源,牽線安排學生於國小特教班進行美術教學,提供學生優勢發展的舞台。林寶鈺輔導員分享優勢展能活動規劃為(1)學生、輔導員與特教班老師進行諮詢與督導的行前會議,(2)學生上場教學展現優勢能力,以及最後的(3)活動檢討與回饋環節,由輔導員、計畫團隊成員與特教班老師共同檢討活動成果與表現。
- 林寶鈺輔導員舉例於活動中發現自閉症學生在教學中經常會無法給明確指示,或是提供的教學素材沒有思考學生程度太過複雜,導致國小特教生不能理解教學內容而無法順利進行課程。為避免上述情形事前可先與學生排練與口條練習;教學現場若出現情況時則由特教班老師協助補齊細節後,再與自閉症主要教學學生溝通作法如何改善,若主要教學學生對於教學步驟有所執著時,則應採取提醒但尊重的態度。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黃葳庭輔導員也分享一個案例,此名自閉症個案學生因求職困擾向蔡明富主任求助,主任因而協助安排優勢展能活動。黃葳庭輔導員說明個案求學期間本不擅長時間管理經常拖延繳交作業,然而本次活動為學生主動申請,因此學生積極設計教案與配合活動時程。黃葳庭輔導員另分享優勢展能活動中邀請另一名自閉症學生擔任協同教學的經驗,透過合作增進自閉症同儕間的互助關係,活動結束後也維持著友誼。
- 蔡明富主任表示自閉症學生間有一定默契,互相了解後能快速彼此熟悉,因此同樣鼓勵可搭配兩名自閉症學生共同參與優勢展能活動。
- 李存恩輔導員表示中山大學資源教室在晚間辦理同儕支持團體,協助情障自閉症學生發展自身興趣,並舉例說明有桌遊興趣的自閉症個案在資源教室輔導員的協助下,長期帶領團體學員進行桌遊,逐漸恢復自信心;中山資源教室也曾協助音樂系自閉症個案發展電影配樂的興趣,安排個案放短片搭配自創的配樂;其餘對烘焙、兜蟲等領域感興趣的情障及自閉症個案也曾於同儕支持團體中獲得優勢發展的舞台,並獲得亮眼的表現。
- 曾惠子輔導員亦分享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依據特教學生專長,協助安排工讀機會發展優勢能力的案例,並舉例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的自閉症學生對資訊安全感興趣,資源教室協助媒合圖資處工讀職缺,協助學校建立數據安全。
- 劉羿佳輔導員表示樹德科大資源教室也會依據學生優勢安排額外課程,例如烘焙、點心等課程,或是讓學生自行安排出遊行程的自立活動,培養學生能力。
- 葉淑文社工師另提出若學生對自身能力過於自信時,輔導員是否應適當提醒,以免學生全力發展優勢能力後受挫。蔡明富主任表示輔導員應盡力協助學生發展優勢能力,若學生專業能力較不足時可思考轉換發展跑道,例如對花藝感興趣的學生,可透過對較低齡學生進行教學發展自身優勢。
◆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成長團體(三)_1140122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1月22日(星期三)14:10-16:0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特教大樓四樓7412教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國立中山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李存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洪瑛涓、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怡珊、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曾惠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社工師葉淑文、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趙真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樹德科技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羿佳、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劉家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佩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林美瑩
伍、討論事項:
- 劉家伶輔導員分享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主持之圓夢計畫,此計畫每學期會邀請2-5名學生,依照學生專長規劃活動,同時與社福單位、特較單位合作,安排各式烘焙或手工藝品製作等課程,以期將學生專長與社會服務結合。圓夢計畫主要規劃為社會服務員夢繫基金以及圓夢社會服務兩種類型,社會服務員夢繫基金以手作產品義賣為主,設定義賣目標金額後由特教學生們製作羊毛氈、襪子娃娃等手工製品,並邀請學生設計各種關卡促銷產品,也有自閉症學生主動跨單位推銷產品,讓學生透過整體共同運作販售流程與分工,學習金錢概念。
- 圓夢社會服務的部分,劉家伶輔導員介紹此活動每學期約辦理10場活動,邀請特教生前往育幼院或是社區機構協助辦理各項活動,其中針對獨居長輩的社會服務,正修科大與華山基金會合作,由輔導員帶領特教生到長輩家中送餐、協助整理住處,或是災後協助修繕,與社會責任結合。劉家伶輔導員表示此計畫不斷有新的學生自發性加入,且有很大比例為情障及自閉症學生,從被支援的角色轉換為可提供支援的角色,學生們也反應對於這樣角色轉換很有感觸。
- 洪瑛涓輔導員則是分享正修科技大學規劃之社群經營經驗,表示情障及自閉症學生經常會有班級融入的問題,因而資源教室規劃社群提供學生們社交空間。洪瑛涓輔導員表示情障及自閉症學生經常不願主動進行交流,但是找到共同興趣,即可獲得交流契機。正修特教資源中心再針對學生興趣分組為體能類、服務類與多元類,並依照興趣邀請專業老師與助理人員等專業協助進行輔助。洪瑛涓輔導員表示輔導員經營社群時,應提前了解學生情況,依據學生需求設計各自社群經營策略,例如龍舟隊中若有不願融入隊伍但又對龍舟項目感興趣的學生,則應與學生討論如何融入團體活動中,例如如何保持衛生以及說話技巧等。
- 最後,洪瑛涓輔導員表示對於學生參與社群時遭遇的各種困難,都應透過理解、調解、溝通與融入的正面支持方式面對,提前訂定規則,並讓學生理解互相協助的重要性達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 蔡明富主任感謝正修兩位老師的經驗分享,並表示資源教室輔導員如何讓學生在各種情境中,給予學生責任感與自發性願意付出並與他人交流,是社區服務與社群經營的重要課題。
- 趙真儀輔導員表示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因學生年齡較小,且醫療專業需較多學習時間,因而類似的社群團體較少,而是改為邀請情障及自閉症畢業生回校分享成功經驗,例如考上物理治療師的考試訣竅等經驗。曾惠子輔導員分享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經營之社群以安排工讀為主,除此之外也會規劃桌遊社群,提供特教生透過遊戲進行交流的場合。
◆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行動諮詢服務(一)_1140122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1月22日(星期三) 16:20-17:3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特教大樓7411教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李佳蓉、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洪瑛涓、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劉家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佩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林美瑩
伍、討論事項:
- 正諮詢委員李佳蓉醫師針對洪瑛涓輔導員提出之個案情況給予專業建議,並表示正修科技大學特教資源中心提供個案的輔導與跨單位協助十分全面,針對協助策略建議若未來學生在課堂分組活動中有人際社交問題,可針對提供社會技巧協助,同時應建議學生回歸校內心理諮商,以便輔導員跟進個案情況。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高雄區專家會議(一)_1140123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1月23日(星期四) 8:30-10:3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特教大樓7412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諮詢委員:
文藻外語大學諮商與輔導中心王靜風主任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吳秉衛主任
樹德科技大學諮商與特教資源中心徐毓秀主任
輔英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楊瀚焜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
伍、參與人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佩珊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林美瑩
陸、討論事項:
- 正修科技大學吳秉衛主任表示三層級支持系統架構完整,但觀察到新進輔導員較缺乏對疑似情障及自閉症學生的敏感度,建議「主題賦能」階層可增加輔導員對情障及自閉症知能的培訓與練習,加強輔導員對疑似情障及自閉症學生的覺察能力。
- 樹德科技大學徐毓秀主任亦反應有些情障及自閉症學生有個別社會技巧教學之需求,建議「行動列車」可視輔導員的個案需求,增加個別社會技巧一對一訓練之巡迴輔導服務。
- 輔英科技大學楊瀚焜主任肯定計畫網站資源豐富,以利新進輔導員隨時參考利用。
- 正修科技大學吳秉衛主任提出近期許多單位正發展AI技術結合資料庫加強特教相關領域知能的搜尋靈活度與準確度,建議高師情閉計畫亦可考慮發展AI搜尋功能,以便輔導員能快速且針對個案情況獲得相關資訊。
- 文藻外語大學王靜風主任提出校內教職員經常表達希望更多認識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相關知能,建議可將計畫特教宣導資源設計成情障及自閉症文宣,以便輔導員可提供給教職員進行初步參考。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高雄區個案輔導聯繫會議(一)_1140206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2月6日(星期四)14:40-16:1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6樓第三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文藻外語大學資源教室李孟津輔導員、林亭妤輔導員、莊雅芸輔導員、台鋼科技大學資源教室柯琰容輔導員、正修科技大學資源教室陳琛閎輔導員、楊筌傑輔導員、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洪雅婷輔導員、高雄市立空中大學資源教室莊晴雯輔導員、高雄醫學大學資源教室陳怡珊輔導員、曾惠子輔導員、國立中山大學資源教室李存恩輔導員、楊媛甯輔導員、國立高雄大學資源教室方韻惇輔導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資源教室黃真亭輔導員、黃壹祺輔導員、李盈盈輔導員、林佳樺輔導員、林芊瑀輔導員、高儷云輔導員、黃顯棻輔導員、張祥琳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林寶鈺輔導員、王幼婷輔導員、王瑋妘輔導員、黃葳庭輔導員、劉玉婷輔導員、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資源教室許耀云輔導員、義守大學資源教室陳美玲輔導員、顏雪櫻輔導員、吳秀雯輔導員、輔英科技大學資源教室潘美雲輔導員、林佑穗輔導員、樹德科技大學資源教室林彣貞輔導員、劉羿佳輔導員
伍、討論事項:
- 本計畫支持系統獲得肯定,將持續提供服務並更新各項服務之內容,以協助高雄區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
- 蔡明富主任首先說明計畫未來預計針對特教宣導業務進行素材開發並更新資源,以便資源教室輔導員進行情障及自閉症校內宣導或入班宣導時可參考利用。
- 台鋼科技大學資源教室柯琰容輔導員詢問關於社會技巧教學,應如何引導提高學生課後自行練習的意願,讓課程中的技巧融入實際生活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林寶鈺輔導員建議每次上課前可先與學生複習之前課程的學習內容,課程進行間也與學生進行技巧演練,並提醒學生課後應與家人、室友或輔導員進行不同情境的演練,以加強學生對社會技巧的熟悉度。
- 蔡明富主任另提醒教材內容可依照學生實際程度進行調整,同時建議若教學中有任何疑惑,可申請本計畫之專業督導服務,由計畫安排的專家學者到校給予專業協助。
-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資源教室許耀云輔導員回饋校內外籍教師亦有特教宣導的需求,以提升外籍教師針對特教學生之課程與評量調整相關業務的合作意願。蔡明富主任表示高師情障自閉計畫網站中已整理一些外語特教宣導影片可供參考,另外未來也會持續發展更全面的特教宣導材料方便各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取用。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全國跨區域支持系統專家會議(二)_1140123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1月23日(星期四)10:30-12:1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特教大樓7412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諮詢委員:
文藻外語大學諮商與輔導中心王靜風主任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吳秉衛主任
樹德科技大學諮商與特教資源中心徐毓秀主任
輔英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楊瀚焜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
伍、參與人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佩珊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林美瑩
陸、討論事項:
- 針對大專校院「教職員」情障及自閉症特教宣導講座可朝三主題「嚴重行為問題的危機處理與安置」、「認識精神疾病種類與實例剖析」、「教職員協助情障及自閉症學生成功案例分享」進行規劃。
- 與會人員非常肯定提供跨區教職員諮詢服務,認為第一線教職員能更即時了解如何處理特教相關議題;建議可廣為宣傳提供全國「教職員」申請諮詢服務之訊息,亦可提供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相關宣導資料。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全國跨區域支持系統聯繫會議(一)_1140219
壹、時 間:114年2月19日(三)下午2:00-4:0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討論事項:
- 特教中心114年度受邀擔任全國大專情障與自閉症學生計畫總召學校,召開「114年度第一次全國特殊教育中心大專情障及自閉症聯繫會議」,由本中心蔡明富主任擔任會議主席,邀請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謝昌運科長、鄭浩宇專員共同主持會議,未來將依上述計畫規劃內容,每季定期召開聯繫會議,以利瞭解各分區情障及自閉症個案輔導相關業務,並蒐集與統整各分區採取的支持策略。
- 謝昌運科長特別感謝本中心扮演總召角色、用心建立平台凝聚全國各特教中心共識,並出版資教輔導人員手冊供大專資源教室在第一線工作中落實運用。
- 與會的全國十三校特教中心長官及人員針對全國大專校院情障及自閉症跨區域支持議題進行熱烈討論和回饋,期待能藉由整合全國情障及自閉症輔導資源,有效協助各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業務。
- 四、後續三次聯繫會議,由各校特教中心就執行現況進行報告5~10分鐘後進行討論與交流;第二次聯繫會議時間訂於5月13日(二)中午12:00開會。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同儕支持教學實務工作坊(一)_1140314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相關能力,以輔導校內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3月14日(星期五)12:00-13:3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特教大樓7412教室
三、出席人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蔡明富主任、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于兆欣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黃葳庭、林寶鈺、劉玉婷、王幼婷、王瑋妘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李淯瑾助理。
伍、活動內容
- 本次同儕支持教學實務工作坊,邀請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于兆欣輔導員擔任講師,授課對象為高雄師範大學特教學生的助理人員(共11名)。
- 于兆欣輔導員開場首先介紹資源教室經營與運作的原則,提醒助理人員應以尊重、溫暖、同理與支持的態度與被協助者相處,並表示助理人員的角色定位與被協助者是平等的,於服務期間應注意保密、彼此的身體界線與自我保護。
- 關於如何提供協助,于兆欣輔導員則表示可利用中醫問診技巧:望、聞、問、切,透過觀察、辨別情境、詢問同學、老師、相關人士與切中要點的協助等技巧來進一步提供適切的協助,又請與會助理人員進行大五人格測驗,解釋各向度之人格特質以及如何利用自身特質來協助同學。
- 接下來于兆欣輔導員針對自閉症與情緒行為障礙等障別,說明服務時的注意事項,分別以學習需求與生活需求進行介紹。關於自閉症學生,在學習需求上可多提醒教室更換、跟上課程進度與協助分組討論等,生活需求上則因自閉症學生常見溝通障礙、固有的行為模式與興趣,可多與自閉症學生進行對話練習,並應與資源教室輔導員了解自閉症學生的地雷盡量避免觸碰禁忌。
- 有關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學習需求協助上,于兆欣輔導員說明因有些障別會較容易出現拖延時間的情況,因此可提前提醒進行作業,給予充分的時間準備、鼓勵情障學生多參與社交活動等協助,生活需求上的協助則建議以鼓勵與接納的態度傾聽對方的情緒困擾,並可讓情障學生多進行簡單或有規律的工作,有助於穩定情緒與建立自信。
- 關於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若出現情緒較為激動的情況時,助理人員可設法讓他冷靜並慢慢練習如何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溝通,然而若出現無法控制的情況,則應依照以下SOP進行應對:1.保持冷靜、2.就近快速求助、3.確認協助對象與自己的安全、4.盡快通報資源教室。
- 于兆欣輔導員並提醒助理人員在協助情障及自閉症學生提升社交技巧時,可利用高師大特教中心情閉計畫網站上共享資源之影音及教材資源提供給被協助者,透過教材中的簡單步驟改善社會技巧能力。最後,于兆欣輔導員和與會助理人員分享繪本《幫忙要剛剛好》,說明助人需量力而為才能快樂助人,以此作為本次課程的結尾。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一)_1140327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1. 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相關能力,以輔導校內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
2. 協助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快速掌握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的輔導策略。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3月27日(星期四)12:00-13:3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燕巢校區 寰宇大樓109教室
三、出席人員: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彭志文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蔡明富主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劉玉婷、王幼婷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李淯瑾、李睿欣助理。
伍、活動內容
- 本場次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由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彭志文輔導員擔任主講,共四名高雄師範大學學生到場參加。
- 主題為「我會適切表達說話內容」。課程開始前,彭志文輔導員先帶領學生討論學習動機,以學生間涉及性別問題的互動為例,再藉由問答和討論方式,與學生交流看法並詢問今天參與課程的原因。
- 透過教學影片的不當行為(開黃腔),引導學生了解與思考人際互動界線,訓練適切對話與表達能力,討論影片中有哪些行為不當,以及如何判斷不適合的舉止。根據「停」、「看」、「聽」三個步驟,結合(1)學生在走廊上奔跑、罵髒話 (2)圖書館有人在製造噪音等情境,指導學生在應對前,應首先停下來觀察談話的內容與話題是否合適,再觀察對方的表情和反應,並傾聽對方的想法及感受。
- 承上述三步驟,強調「聽」的重要性,提醒學生每個人的思考邏輯不盡相同,「眼見不一定為憑」,需學習感受別人的想法和情緒,應對方法可多不可少。
- 播放正確版示範影片後,介紹教材中「反思談話的內容及話題是否合適」、「想一想如何選擇適當的話題談話並觀察及回應談話對象」、「選擇合適的話題並了解談話對象的感受適時回應」三個步驟的概念,以方法一、二、三列舉,進行問題討論,並設定情境讓同學演練。包含(1)偷拍別人的行為是否正確? (2)想認識學生該怎麼行動及友善表達等狀況,讓學生們了解他人如何思考。
- 脫離單一情境,讓每個人分別輪流擔任正確與錯誤行為的角色,將情境複雜化,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學習同情心和同理心之定義和運用),思考如何推斷各種談話情境是否妥當,以實際演練能更加有脈絡地整理他人的回應與想法,了解彼此的感受,提醒同學在校園及職場中都能夠適用教材中的步驟。
- 最後,學生和彭志文輔導員互相回饋與複習,討論能夠更進步或表現良好的部分,強調長期養成社會技巧必會產生正向的改變和發展,使學生能夠持續練習如何培養良好的對話與表達能力。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學習策略教學實務工作坊(一)_1140416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相關能力,以輔導校內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4月16日(星期三)12:00-13:3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特教大樓一樓7111教室
三、出席人員: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洪瑛涓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劉玉婷、王瑋妘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李淯瑾、李睿欣助理。
伍、活動內容
-
本次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邀請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洪瑛涓輔導員擔任講師,共有五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參與課程。
- 本次課程主題為「職場工作習慣:在工作中我能主動向主管確認指令」。課程開始前,洪瑛涓輔導員播放錯誤示範影片,介紹情境為找尋資料夾中主管交辦的資料,藉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並帶領學生討論影片中的不當行為與可能造成的影響。
- 在洪瑛涓輔導員的引導下,學生指出錯誤示範中的問題,如誤解主管交代內容、忽略重點訊息、未經確認即採取行動等。洪輔導員藉此強調「確認」在職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說明運用合適的工具與溝通技巧,主動詢問並釐清交辦事項,能有效預防誤會與錯誤。
- 接著播放正確示範影片,並與錯誤版本進行對照,引導學生討論差異之處。學生觀察並指出正確示範中,受指派者透過主動詢問、確認任務細節,成功找出正確資料並完成任務。輔導員也藉此說明工作中可採用的具體步驟,包括確認任務情境、釐清需求內容、主動確認與回饋成果等。
- 學生進一步分享自身在實習或打工中的經驗,表示過去曾因溝通不清造成工作失誤。洪輔導員鼓勵學生反思,並以具體問題提問,如若僅詢問同事而未直接向主管確認,可能衍生哪些問題,提醒學生多元確認來源的重要性,以提升完成任務的準確性與效率。
- 在情境演練活動中,學生實際比較正確與錯誤行為之差異,並反思自身應對交辦任務的方式。藉由角色扮演與教材複習,學生表達對「再次確認」步驟的認同,認為雖每人風格不同,但當面對不確定或困難時,主動詢問與確認是建立良好工作習慣的關鍵。
- 課程最後,學生與洪瑛涓輔導員進行心得交流。透過本次教學活動,學生不僅了解職場中溝通確認的重要性,也學會以具體行動提升自我表達與任務執行能力。講師及輔導員亦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應用於校園與實習職場的日常情境中,為未來順利銜接職涯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學習策略教學實務工作坊(一)_1140417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相關能力,以輔導校內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4月17日(星期四)12:00-13:3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特教大樓7412教室
三、出席人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蔡明富主任、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于兆欣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黃葳庭、林寶鈺、劉玉婷、王幼婷、王瑋妘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李淯瑾助理。
伍、活動內容
- 本次同儕支持教學實務工作坊,邀請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謝佳諺主任擔任講師,授課對象為高雄師範大學情障及自閉症學生(現場4名、遠端2名,共6名)。
- 開場由蔡明富主任說明今日課程主題、說明AI技術正日新月異,透過AI加強學習效率與課業表現已是時代趨勢,並於介紹謝佳諺主任之專長後,進入本日課程內容。
-
謝佳諺主任於課程前,首先和學生討論AI使用倫理,說明AI可用於激發創意、協助處理資料或是作為表達與理解的橋樑,但是AI僅僅作為工具的輔助角色,原創、決策依舊要由人類進行。另外提醒學生們在使用AI資料時,要留意驗證資訊正確性,若使用AI完成作品,也應誠實說明那些是自行完成、又有哪些是由AI協助完成。
- 謝佳諺主任接著依照「AI輔助簡報製作」、「AI輔助閱讀與英文學習」、「影音編輯與動畫製作」與「AI協助寫作」幾個角度介紹幾款方便使用的AI工具,並簡單展示AI影音編輯的成果以及可以利用的場合。
-
最後實作環節,謝佳諺主任請學生們運用ChatGPT、Canva AI以及Gamma AI,練習如何利用以上三款AI工具製作簡報,先以ChatGPT依據主題擬定大綱,再說明如何使用Canva的AI魔法文案工具將ChatGPT生成的大綱轉換為PPT格式、最後再透過Canva魔法工具轉為PPT;又請學生們利用ChatGPT擬定大綱後轉入Gamma AI生成簡報。
-
生成Gamma AI簡報時,謝佳諺主任針對如何利用ChatGPT生成其他AI的指令進行示範與說明,並請學生們練習如何使用ChatGPT生成Gamma特定風格的插圖,以及利用上傳圖片作為參考,讓AI能更精準生成指定的指令。
-
本次課程教學內容扎實,謝佳諺主任也提前布置練習作業供學生現場實作,針對學生的需求給予個別化的回饋與建議。學生在實作過程中展現高度參與與興趣,對AI工具的運用也有初步掌握與信心。整體課程不僅提升學生實務應用能力,也讓他們對未來在學習與表達上的可能性有了更多想像與期待。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特教培力工作坊(一)_1140428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一、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之認識與掌握輔導策略。
二、協助資源教室輔導人員了解如何有效輔導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及行為輔導教學。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4月28日(星期一)09:00-16:1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十樓會議廳
三、對象: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及身心障礙學生職涯輔導人員依報名先後次序錄取,惟新進輔導人員(資源教室輔導老師到任未滿1年者,請於報名時備註說明)可優先錄取。名額50人。
伍、活動內容
- 114年4月28日辦理「特教培力工作坊(一)」研習,本中心邀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蔡明富教授兼中心主任、及屏東大學幼教系謝佳諺主任擔任講師,本研習旨在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之認識與掌握特教宣導策略,協助資源教室輔導人員了解如何引入AI科技輔導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提高學習成效。本次研習地點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十樓會議廳,共有38人報名參加、錄取38人、實到35人。
- 第一堂課由蔡明富主任介紹Padlet上的教材、資源與使用方式,並引導與會輔導員透過生成式AI製作圖片,以及運用Chat GPT指令生成大專院校特教宣導內容、活動規劃與文案,延伸介紹其他可結合運用的AI軟體與應用平台。主任亦展示以AI輔助製作的特教宣導活動文案「我的友善宣言」,示範如何結合多元資料設計更豐富的內容。此外,蔡明富主任以「態度改變」理論為例,針對大專院校特教宣導內容以及生成式AI輔助做幾項重點提醒,特別強調在設計內容時,需注意「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三者之間的差異,並說明先備知識的重要性,提醒輔導員在使用時,應注重正確的訊息內容並具備充足的先備知識,避免受限於AI生成內容或下錯誤指令。課程中以ADHD等疾病為例,說明標籤化問題中的接納與排斥研究結果,並討論是否應給予特教生明確標籤。蔡明富主任強調使用正向心理學的重要性,例如資源教室命名應展現積極正向意涵。課程亦分享改善學生行為的核心策略,以及改變態度的技術,包括直接與間接接觸及提供具說服力的資料,並介紹大專院校一般生對情緒障礙及自閉症學生看法的調查結果,作為設計宣導活動的參考依據。
- 第二堂課透過國外影片賞析,本課程介紹自閉症及ADHD名人事蹟,引導學生討論教材設計時應避免過度聚焦障礙困難,而應協助學生發揮個人優勢。課程同時介紹多媒體教學工具Thinglink,說明如何製作VR互動標籤,將課程內容轉化為沉浸式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理解與參與度,使教學更具互動性與吸引力。此外,蔡明富主任示範使用Thinglink及Padlet連結高師大資源教室製作的特殊教育宣導影片,讓學生能透過點擊方式觀賞,進一步提升對特殊教育學生特質的理解。主任亦展示如何運用Chat GPT指令生成貼近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情境的海報,並逐步示範如何調整指令以優化生成結果,搭配Postermywall上的素材作為設計範本,甚至使用指令出考題等延伸效果與功能。最後,課程介紹FELO軟體,並以「憂鬱症的特徵」為主題,實際操作示範如何生成心智圖與簡報,展現FELO於特殊教育宣導與課程設計中的應用潛力。
- 第三堂課首先由謝佳諺主任介紹研習主題,說明生成式AI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並強調使用AI時的倫理考量,提醒與會者了解AI可以協助的範圍及其無法取代人類判斷的部分,引導大家思考如何負責任地使用AI技術。謝佳諺主任透過Padlet連結整合當日課程所需資源,引導與會輔導員進行互動活動,探討AI協助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優缺點,並於Padlet沙盒上填寫與分享意見,進行內容交流與討論。介紹Magic School平台的功能,包括生成IEP、ISP教案與教材、課程規劃、自訂主題或目標,以及製作歌曲、YouTube影片題目設計、評分標準生成等多元應用;同時說明Magic Student模組中如提問、寫作反饋、繞口令、笑話創作及辯論夥伴等功能,協助學生發展創意與表達力。
- 在第四堂課中,主任示範運用Chat GPT輔助撰寫ISP文件,並請學生實際操作,配合其他ISP範例展示生成結果與調整指令,進一步介紹如何結合AI工具設計海報、修圖及桌遊擴充功能,提升教材的豐富性與趣味性。課程中進一步示範如何運用Chat GPT設計繪本,並結合Mootion AI生成圖片與動畫,設定劇情、場景與對白後,製作成動態影片;同時展示如何生成四格漫畫,強化教學素材的視覺與情境呈現。為促進學習成效,安排有獎徵答活動,鼓勵學生分享當日對AI輔助工具功能的理解與應用心得,並藉此加深操作印象。課程最後由主任簡要介紹Chat GPT的擴充功能、自訂設定方法,以及不同版本間的差異,協助學生了解如何依據實際需求選用合適的AI工具,提升教學應用效能。
◆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大專校院情緒行為障礙學生輔導知能研習_1140501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1. 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情緒行為障礙之基礎認識、醫療處遇知能。
2. 透過個案分享,強化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對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協助策略。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一、時間:114年5月1日(星期四)09:00-16:1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
三、對象:
高雄鑑輔分區、屏東鑑輔分區及臺南鑑輔分區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依報名先後次序錄取,惟新進輔導人員(資源教室輔導老師到任未滿1年者,請於報名時備註說明)可優先錄取。若尚有名額,將依序錄取其他鑑輔分區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名額60人。
伍、活動內容
- 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堅美身心診所院長林志堅醫師擔任講座,旨在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不同的情緒行為障礙之基礎認識以及可如何執行正確的醫療處遇;以強化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對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協助策略。林志堅醫師具有相當豐富資歷,同時任職為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特約醫師、台中市及彰化縣特殊教育諮詢委員,以及兒青精神醫學專科醫師暨學會理事等。此研習課程辦立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共有48人報名參加、錄取48人、實到42人。
- 第一堂課林志堅醫師首先講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鼓勵老師培養正確的知識,以及運用適時的方法及技巧,同時具備耐心及關懷,以利準確判斷學生是否各方條件符合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面對此類情緒行為學生,家庭、學校及醫療三種同時兼具相當重要的角色,才能共同提出最佳處方。人類大腦的皮質發展會隨著年齡成長而有所改變,ADHD患者不成熟的大腦發展與正常發展大腦有顯著差異,例如前額葉發展不足也會在行為上展現出過動,注意力不足等行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必須經過兒童心智科、兒童精神科醫師經過長時間診斷,並配合家長觀察等形式進行診斷,必須是在12歲前發病,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場所造成社會、學業、職業功能上的傷害,不是發展性疾患、精神疾病所引起的。ADHD孩子容易導致學習表現不穩定、難以學習規律的行為、人際關係不佳等狀況,此外,ADHD經常伴隨的共病有(1)學習障礙:約有1/5~1/3的ADHD學生可能伴隨學習障礙。(2)情緒困擾:ADHD孩子同時合併有其他心理疾病的比率約50%,尤其容易出現憂鬱、焦慮、情緒調節困難等問題。(3)行為障礙:包含對立違抗行為障礙、違規行為障礙。(4)抽搐、妥瑞症。(5)動作協調障礙:大部分在精細動作、手腳協調性、四肢平衡感等方面出現困難。(6)睡眠障礙。(7)自閉症類群障礙(亞斯伯格)。(8)過敏性疾患: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雖然長大後大腦發育完全,的確會減緩症狀,但滿18歲仍有1/3人有症狀,延誤治療會使親子關係緊張、衝突增加,小孩易誤交損友,迷失人生方向,導致成年後的社會問題,期望建立支持ADHD病患的社會網絡與治療模式,但現實狀況較令人擔憂。最後,講師以名人,如愛迪生、費爾普斯、亞洲貓王唐嘉鴻,分享ADHD的優勢能力,並鼓勵大家發展ADHD學生的潛能。
- 第二堂課林志堅醫師主要針對「治療」方面進行說明,分享英國的文獻報告,強調健康照護者需要有足夠的訓練,且藥物需符合患者的需求。藥物治療對改善注意力專注度有明顯的成效,促進大腦額葉多巴胺活性,血液循環與葡萄糖代謝,常見的藥物有利他能錠、力長能持續膠囊、專思達長效錠,然而藥物可能伴隨的副作用包含抑制食慾、睡不著、焦躁不安或體重減輕,副作用與個人體質有很大的關係,林醫師建議不要和學生討論「藥物」的問題,請學生自行去與主治醫師討論較為妥當。家長對於ADHD藥物的疑慮包含是否為安非他命,林醫師提到安非他命和ADHD藥物都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日常生活中的咖啡、茶葉也都屬於神經興奮劑;另外,也有家長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讓小孩長不高,長期追蹤觀察研究顯示,藥物治療不會影響生長發育,成年後的身高有統計學的顯著差異。接著,林醫師分享憂鬱症及躁鬱症的協助策略,先分享「壓力反應階段」的理論,分成(1)警告反應期:壓力激起生理反應,幫助個體有效行動,並做好因應壓力的準備。(2)抗拒期:準備「戰鬥」、「逃離」反應。(3)衰竭期:壓力持續時間長或強度太大。壓力反應分成「Flight」(逃開,然而壓力通常是逃不開的)、「Fight」(正面迎戰,然而資源有時會欠缺)、「Freeze」(動彈不得,難以克服)。接著說明憂鬱症患者的心理狀態,青春期為憂鬱症的好發時期,學生有憂鬱狀況時較少與父母提及,多與朋友分享,然而朋友能給的建議不一定適切,因此輔導中心的協助顯得尤其重要。另外提到躁鬱症,是為雙相情緒障礙症,會出現極端情緒狀態,分為躁、輕躁、鬱、輕鬱,躁症常見狀態有長時間感到亢奮、睡眠需求減少、思緒飛躍、以為自己有超能力、誇大等,鬱症常見的狀態有幻聽、感到疲憊、失去活力、容易有無價值感、自殺意念等,導致躁鬱症的因素包含遺傳、兒童創傷,躁鬱症患者容易共病心肌梗塞、心衰竭,通常以生活習慣不佳有關,也會有心血管疾病、癲癇、代謝有時常因服用藥物及不良生活習慣的原因出現問題,身體疾患容易導致躁鬱症患者在接受治療上更具挑戰,因此不可輕易忽視,最後林醫師推薦台灣精神醫學會上「躁鬱症的20堂課」網路資源給大家,其具備現行醫療資源的作證,讓大家更了解躁鬱症。
- 第三堂課林志堅醫師繼續探討情緒問題的多元治療及輔導策略。有效的處遇策略可分為成 (1)同理、支持的態度;(2)提供傾訴的機會;(3)評估危險性;(4)危機處理;(5)轉介就醫。林醫師強調,協助病患最初原則就是做到傾聽及陪伴,讓病患感受被理解,以達到與病患預先建立良好互信的關係。精神科醫師有時與病患之間的會談,大多著重在於許多問題發問;但在心理諮商的角度,諮商師的對談時間應佔1/3或少於1/2的比例,讓諮商者有更多機會積極訴說自己的問題。國內近年出現自殺及暴力風險的個案件數增加許多,因此危機評估及處理備受重視,更經常被運用在重度情緒障礙的個案上。有效的幫助及引導個案有好的人生觀,面對壓力可用正向的思考去變通。適當的引導,可利用(1)抒壓: 適當的抒發壓力;(2)減壓: 有效管理壓力;(3)抗壓: 增強面對壓力的整體能力最為實際。林醫師引薦董氏基金會的 “SMILE”的定義。 S代表Sleep: 每天作息規律,睡眠品質好,不胡思亂想。若睡眠品質嚴重受影響,那則探究問題源頭。M代表Memory: 回憶好的經驗,讓快樂的感覺記憶下來,增加自己的正向能量。童年經驗在同一事件上,卻因不同情緒狀況下而有不同的正向或負向解讀 (Negative distortion)。I代表Interest: 對事物保持興趣,能給自己愉悅的感覺,當有負面情緒時,也較容易轉移注意力。L代表Love: 多愛自己一點,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不完美,其實自已也有其他特別的地方。可多練習自愛的能力,You desire it. E代表Exercise: 閒暇時多運動,透過運動讓思維能夠更清晰。科學證實運動可以產生腦內啡,製造快樂的情緒。與共同興趣的人一起運動,路程可以走得更遙遠。當所有可協助的心理技巧都運用上了,最後最終有效的協助即是尋求有效的醫療,以及面對治療的態度始終保持感恩的心,學習增加自我抗壓及紓壓的能力,及調整人生觀及生命態度。
- 第四堂課探討重大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Major mental disorder, Schizophrenia)。林醫師首先以國內幾起刑法案其中涉及犯罪者患有思覺失調症,最終分別被判刑無期徒刑及無罪之案例分享,但須留意,精神疾病並不是促成犯罪的主因,正面對待與接納精神病患,才能減少汙名化,使患者更願意接受醫療,促進心理健康。什麼是「精神病Psychosis」? 會產生錯亂,如妄想及幻覺、混亂無組織的言語或行為。主要病態狀態的表現是,整體現實感的缺損、缺乏病識感。「精神官能症Nerosis vs. 精神病Psychosis」的比較,現實感損傷與否、精神功能損傷不同、嚴重程度不同、及自我潛抑程度不同。林醫師再次介紹台灣精神醫學會網路上的教學影片,常見的思覺失調症又可分別四種類別: 正性症狀、負性症狀、情感症狀、認知功能障礙。思覺失調症較為偏向腦神經疾病,不同於躁鬱症、憂鬱症造成原因主要來自壓力;思覺失調症會影響思考,所以稱為Thought Disorder,例如會產生被害妄想症等幻想幻聽及行為,因此在心理諮商的治療上,思覺失調症的困難度相對也比躁鬱症、憂鬱症棘手。思覺失調症產生的原因綜觀生理、心理及社會的共同影響造成,然而生理方面中樞神經病變為最主要造成疾病的主因,沒有證據顯示心理因素單獨可造成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也被稱為早發性失智,若沒有及早發現及適時介入治療。思覺失調症是因為腦疾病,認知功能減退,與ADHD在幼兒時期發病的起因並不同。診斷的準則為,(1)特徵性症狀,例如妄想、幻覺、混亂行為、或負性症狀持續至少一個月;(2)社會與職業功能的障礙;(3)總時期達六個月以上。其終生盛行率約在0.5~1%之間;發生率約為1/10,000 (每萬人每年一人)。思覺失調症之病程,初發年齡約在20-30歲左右,可分為突發或漸進式出現症狀,初發年齡較早的個案較多為男性;而女性則較晚發病,主要為情感式症狀。在家族和基因研究上均顯示有明顯生物學因素,一等親的盛行率較一般人口高(約8-12%)、同卵雙胞胎同時出現比較很高(50%)、領養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症出現在血親親屬、兒童期發病的家族病史比青春期發病者更高。針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除了長期藥物治療幫助患者大腦精神功能的康復,另外心理諮商的介入也同等重要。最終強調只要持續維持正規正向的治療介入,思覺失調症患者可避免大腦損傷,讓生活回歸正常。
- 最後林醫師探討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其典型表徵有,(1)社會-情緒互相性的缺損;(2)刻板的或重複的動作或言語、堅持同一性;(3)症狀必須在早期發展階段出現;(4)社交、職業等其他重要領域方面顯著功能減損;(5)這些困擾無法以智能不足或整體發展遲延做更好的解釋。另再解說溝通障礙症、社交溝通障礙症、癲癇與合併症,整天豐富的課程內容提供在場所有老師各類精神疾病定義介紹。最後非常感謝林醫師與現場老師互動及各種疑問解答。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成長團體(四)_1140505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5月5日(星期一)10:30-12:1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四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國立成功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佳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張芳綺、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資源教室輔導員許雅婷、嘉南藥理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玉婷、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陳秋樺、國立屏東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雅珍、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湯雅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社工師葉淑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謝采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賴宜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睿欣
伍、討論事項:
案由一:根據輔導員在輔導工作上的經驗,針對如何規劃特教宣導活動以及設計助理人員培訓課程內容以提升校園內同儕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的支持,提請討論。
案由二:邀請輔導員互相交流分享各校情障及自閉症學生與同儕相處時常見問題以及改善策略,提請討論。
討論內容:
-
蔡明富主任針對同儕支持議題,鼓勵各校輔導員積極交流教學經驗,並提出在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困難。透過彼此分享與討論,找出解決策略,同時持續反思如何在設計與推動特教宣導活動時,善用現有資源以加深學習印象,提升學生與教職人員的主動參與度,進而建立更友善的校園環境,為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提供更多支持。
-
林佳蓉輔導員首先介紹自閉症光譜,並說明此簡介有助同儕理解自閉症學生的特質。與會人員反應熱烈,認為在融合課程中這樣的介紹有助啟發學生的思考。個案分享中指出,自閉症學生在與輔導員的私下互動中顯示其在社交與溝通方面仍有待加強,也突顯了未來在職場或校園中與師長、主管溝通的基本能力與禮貌可能面臨的挑戰。
-
在人際互動方面,由於其社交能力薄弱,應特別注意與預防霸凌事件的發生。有些學生進入大學後出現選擇性緘默,其背景多與高中階段的霸凌經驗有關。由於心智能力的限制,他們難以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意圖與動機,因而無法修正自身行為,也難以說明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在學習表現上,常見跳躍式思考與易分心的情況,導致成績表現落差大;感官反應方面則呈現過度敏感或遲鈍,語言表達、自我控制能力偏弱,情緒調節困難、易陷入負向思考。
-
林佳蓉輔導員進一步分享一名個案學生針對自閉症光譜族群所設計的圖像教材,協助學生認識自身潛能與優勢,也讓師長與同儕更理解其可能遭遇的困境。對於情緒行為障礙學生而言,實務上的支持對其學習與社交發展有顯著助益,例如:提供心理調適假以協助躁鬱症學生喘息,穩定就醫支持思覺失調學生,或藉由課業輔導調整學習方式協助 ADHD 學生。在教材運用上,學生普遍偏好圖文並茂的資料、書籍,並推薦輔導員閱讀或推廣《圖解-成人的發展障礙:ADHD、ASD自救手冊》與《我不是故意的!成人也有ADHD》兩本多以圖解方式呈現的書籍。
-
與會輔導員與林佳蓉輔導員針對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壓力調適方式進行討論。林佳蓉輔導員建議讓學生了解明確規則,這對他們具有一定的約束與穩定作用,在不影響課業的前提下,可彈性調整規範,同時應主動與家長保持聯繫與溝通。在社會技巧方面,建議在指派任務時將內容文字化,輔以圖文說明與具體操作指導,並運用影片示範輔助學生進行情境演練。特別是「錯誤版」示範影片能協助學生反思自身經驗,惟仍須在日常中透過實際示範與反覆練習來強化效果。
-
蔡明富主任透過Thinglink平台分享四本社會技巧教學手冊,指出雖可透過影片呈現社交技巧,但仍存在理解焦點不一致的盲點,輔導員應適時解說並釐清正確與錯誤行為之差異。有輔導員提出,部分個案雖理解影片內容,卻難以進入情境,需要透過範本演練後才有辦法實作。此外,學生常難以用文字表達對他人想法的理解,建議可先引導他們以口語或書寫方式表達,再進一步預演情境。輔導員也需提醒學生,影片僅為示範基本表達方式,若有更進階情境,則可課後與輔導員個別討論或延伸學習。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成長團體(五)_1140505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5月5日(星期一)13:00-14:3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四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國立成功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佳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張芳綺、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資源教室輔導員許雅婷、嘉南藥理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玉婷、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陳秋樺、國立屏東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雅珍、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湯雅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社工師葉淑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謝采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賴宜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睿欣
伍、討論事項:
案由一:根據輔導員在輔導工作上的經驗,針對如何規劃特教宣導活動以及設計助理人員培訓課程內容以提升校園內同儕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的支持,提請討論。
案由二:邀請輔導員互相交流分享各校情障及自閉症學生與同儕相處時常見問題以及改善策略,提請討論。
討論內容:
-
葉淑文社工師聚焦於情緒行為障礙與自閉症學生的特教宣導規劃,分享其入班宣導的經驗,涵蓋全校宣導、助理人員宣導及課堂宣導等形式,並強調次系統互動的重要性。她指出,當學校主動申請特教宣導時,通常會有兩種情況:首先是預防性需求,多為導師在接獲通知班上將有情緒行為障礙或自閉症學生後,因應班級經營的考量,主動希望資源教室進入班級進行宣導。宣導內容可區分為初級預防(如特質認識、基本互動方式)與第二、三級介入(如應對特殊事件)。然而,實際入班宣導時也常遇到挑戰,例如學生可能出於操控目的提出需求、同儕的不友善態度,或是需判斷是否讓當事學生在場等情境。
-
葉淑文社工師進一步分享靜宜大學曾以「禮讓電梯貼紙」作為普及型特教宣導手段,然而實施後並未產生顯著成效。有實際需求的學生在使用無障礙設施與行動過程中,仍經常面臨原有的障礙與困難。甚至有家長於看到該宣導內容後,質疑資源教室及學校未積極重視輪椅與相關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多所學校的輔導員也交流類似經驗,認為此為資源教室在特教宣導過程中普遍面臨的挑戰。
-
在人際互動方面,由於其社交能力薄弱,應特別注意與預防霸凌事件的發生。有些學生進入大學後出現選擇性緘默,其背景多與高中階段的霸凌經驗有關。由於心智能力的限制,他們難以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意圖與動機,因而無法修正自身行為,也難以說明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在學習表現上,常見跳躍式思考與易分心的情況,導致成績表現落差大;感官反應方面則呈現過度敏感或遲鈍,語言表達、自我控制能力偏弱,情緒調節困難、易陷入負向思考。
-
關於活動設計,葉淑文社工師分享可結合學校活動進行特教宣導,例如靜宜大學於健康週期間舉辦的「身障者體驗課程」,讓學生透過身歷其境的方式,學習如何在遇到身障或需要協助者時,主動詢問並提供實質幫助。此外,透過遊戲設計增進活動互動性亦為有效策略。文字宣導方面,則可透過海報、小卡或電子看板等形式張貼於校內公告欄或網站,提升對教職員與來賓的觸及率。林佳蓉輔導員亦分享成功大學於通識課程中融入特教宣導內容,強調服務學習的重要性,並藉由課程設計推動融合教育理念。
-
強調宣導內容須具適用性,避免使用無實質幫助的勵志語言或道德勒索,應著重於教導學生具體的應對方式與尊重他人的態度。葉淑文社工師也指出,宣導素材須注意版權與發布規範,並應釐清宣導目標與可行範圍,避免誤導或產生過高期待。與會人員強調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建議基金會、協會合作,並善用校內資源如學務處、諮商中心與社團,共同推動宣導工作。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成長團體(六)_1140505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5月5日(星期一)14:40-16:0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四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國立成功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佳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張芳綺、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資源教室輔導員許雅婷、嘉南藥理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玉婷、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陳秋樺、國立屏東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雅珍、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湯雅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社工師葉淑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謝采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賴宜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睿欣
伍、討論事項:
案由一:針對如何規劃引導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及社群活動,根據輔導員在輔導工作上的經驗,提請討論。
案由二:邀請與會輔導員分享各校情障及自閉症學生參與校外活動或校內社群概況,以及參與社區/社群活動對情障及自閉症學生的影響與建議,提請討論。
討論內容:
-
許雅婷輔導員分享了正向行為支持在大專院校資源教室的實務運用,特別針對情緒行為障礙與自閉症學生,透過正向行為支持策略協助其適應大學生活,並結合社會技巧教材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與人互動。正向行為支持亦可在短時間內觀察並分析學生的需求與介入成效,同時指出大專院校在理解學生情況上所面臨的挑戰,部分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甚至需要更多心理資源的支持。
-
在蒐集資料與掌握學生狀況時,由於大專院校可入班觀察的機會相對較少,許輔導員運用心智圖與行為路徑圖,輔助正向行為支持的推動,能即時介入並評估學生行為。此外,她介紹了行為動機評量表的應用方式,透過具體描述問題行為並依據計分標準分析行為功能;針對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則會使用「心情溫度計」評量其情緒狀態,並透過行為契約,引導學生以適當方式表達需求,進而獲得師長肯定。
-
實施正向行為支持時需留意多項要點。首先應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以提升參與意願,並確保其了解計畫內容與參與討論,達成知情同意。接著透過賦能過程協助學生擬定目標與調整行為,並運用預防策略減少問題行為發生的可能。實施過程需結合導師、系科老師、社工、心理師等跨專業人員,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以數據佐證介入成效,增進信任與支持。正向行為支持的優勢在於可依學生需求分層提供服務,穩定情緒、預防危機事件,並有助於銜接職涯輔導。
-
許雅婷輔導員亦分享實際案例,促進與會輔導員對實務的深入討論。案例一為情緒行為障礙學生,透過行為觀察與功能評量,理解其自傷行為可能為獲取關注或逃避課程,並透過行為契約與心情溫度計等工具協助其穩定情緒、表達需求。案例二為自閉症學生,社交能力較弱,針對其困境進行個別化社交訓練,強化表達能力,並利用圖卡、測驗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優勢。案例三則為自閉症學生涉入性別事件,透過正向行為支持設計性別教育課程,教導界線與溝通技巧,並以具體方式說明法規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錯誤行為的後果。
-
最後,強調正向行為支持在大學特教中的應用價值,透過系統性評估與介入,能有效協助情緒障礙與自閉症學生適應校園生活。許雅婷輔導員亦分享選擇性緘默學生在正向行為支持介入下逐步參與校外活動,社交能力顯著提升的案例。惟實務上仍面臨如行政負荷重、專業訓練需求高、大專正向行為支持案例較少、以及跨專業合作需協調等挑戰,未來需逐步克服,才能更有效推動正向行為支持的落實。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高雄區專家會議(二)_1140505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5月5日(星期一) 16:30-18:0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五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諮詢委員: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教室林佳蓉輔導員
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葉淑文社工師
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資源教室許雅婷輔導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系林良惠助教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務處涂溢珍編審
伍、參與人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林寶鈺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黃葳庭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劉玉婷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王幼婷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王瑋妘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李淯瑾助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李睿欣助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許純蓓助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莊筱珍助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賴宜縈助理
陸、討論事項:
- 與會人員檢視附件後,均認同目前114期手冊目錄架構與內容涵蓋完整,符合實務需求,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葉淑文社工師建議同儕支持文章可補充關於大專助理人員之服務界線與倫理的相關介紹,以便輔導員協助助理人員更佳理解服務。
- 因情閉計畫第一期、第二期輔導手冊均已針對「情閉三層級支持架構」進行說明,關於114期輔導手冊中是否移除此三層級架構說明文章,與會人員討論後均表示為使讀者閱讀此書前能對計畫全貌有初步認識,建議保留此支持架構之說明篇章以便讀者可快速掌握本書核心。
-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教室林佳蓉輔導員建議邀請具教學經驗之校外輔導員參與撰寫,內容以實務經驗分享為主。手冊應考量「易讀性」、「實用性」、「推廣性」三方向,提升普及率與影響力。除供輔導員參考外,也建議同步思考如何推廣內容予其他教職員,如系秘書、助理人員等。高雄師範大學特教系林良惠助教則表示建議可將特教宣導納入校內單位例會、導師會議等場合,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資源教室許雅婷輔導員也表示若搭配加分獎勵(如教學評鑑、會議參與等),可增加行政人員參予特教宣導課程的意願。
- 蔡明富主任另提出是否應將用藥管理與藥物知能部宣導文章列入本書,與會人員均認同可邀請醫師撰寫情障醫療處遇相關宣導文章,提供情緒行為障愛之相關基礎說明、常見誤解與與教職員相關等注意事項。林佳蓉輔導員亦提出未來可考慮邀請家長團體參與部分章節撰寫或回饋,提供家庭端觀點與建議,促進手冊內容多元化與現實貼近度。蔡明富主任亦提醒可於部分篇章加入「延伸閱讀與推薦資源」,包含現行培力影片、高師大自製影片教材,以利讀者後續查閱與推廣使用。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三)_1140514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相關能力,以輔導校內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5月14日(星期三)15:00-16:30
二、地點: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棟115教室
三、出席人員:
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于兆欣輔導員、陳懿安輔導員、卓千雅輔導員、李佩凌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黃葳庭輔導員、劉玉婷輔導員、林寶鈺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李睿欣助理
伍、活動內容
- 本次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黃葳庭輔導員與劉玉婷輔導員擔任講師,共有16位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學生參與課程。
- 課程主題為「愛情診療室-愛情溝通探索團體」。課程開始前,黃葳庭輔導員引導學生思考本課程所聚焦的主軸,是「兩性關係」還是「愛情關係」,藉此激發學習動機,並帶領學生進行人際依附量表測驗,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人際互動中呈現的模式,進一步認識這些模式如何影響自我認知與對他人的想法。
- 課程中播放性別互動教材「用正確的行為來結交朋友」教學影片,在黃輔導員引導下,學生指出影片中的問題行為,如性別歧視、不顧他人感受佔用電梯、過於強烈的拒絕方式、將他人排除在外等,並進一步討論若面對類似情況,會如何處理,以及這些互動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與對自己及他人的影響。
- 透過教材中「停」、「看」、「聽」三步驟,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與他人的表情與動作,並學習傾聽他人想法,進而辨識交友行為中不適切的表現。隨後播放正確示範影片,與錯誤版本進行對照學習,並介紹「思」、「想」、「起」三步驟,強調「反思」在社交歷程中的重要性。學生亦於學習單中撰寫交友與社交之可行策略與正確行為。黃輔導員並與學生討論升學與就業情境下可能面臨的交友機會與挑戰,舉如社團、系學會、通識課等,鼓勵學生思考在適當的時機與場合中,如何以良好且恰當的方式建立人際關係。
- 在課程最後,學生進行第二份心理測驗,介紹心理學家提出的五種愛的表達方式:肯定言詞、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精心時刻與身體接觸,讓學生反思自己偏好的愛之語言,並結合先前的人際依附量表結果,進一步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感受與需求。
- 在情境演練活動中,學生實際比較正確與錯誤行為之差異,並反思自身應對交辦任務的方式。藉由角色扮演與教材複習,學生表達對「再次確認」步驟的認同,認為雖每人風格不同,但當面對不確定或困難時,主動詢問與確認是建立良好工作習慣的關鍵。
- 本次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以性別互動中人際交往為主軸,結合影片學習與實務操作,透過策略學習單與心理測驗等多元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自身在人際與情感互動中的行為模式與偏好。亦結合升學與就業場域脈絡,協助學生連結真實生活經驗,強化其在未來情境中的應對能力。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預約諮詢服務(二)_1140514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5月14日(星期三) 15:00-16:3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五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黃葳庭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林寶鈺輔導員、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于兆欣輔導員、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卓千雅輔導員、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陳懿安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李睿欣助理
伍、討論事項:
案由一:針對校內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之身心適應與學習輔導策略,提請討論。
說 明:憂鬱症學生有安排協助同學給予課程提醒及情緒支持,隨著課業壓力增加,學生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協助同學忙於課業也會擔心無法兼顧,彼此都越來越緊張。
決 議:
一、 林寶鈺輔導員回應雖然目前有多位協助同學,但主要仍多由同一位同學承擔主要協助,鼓勵可協助將幾位同學依科目、時間重新訂定明確分工,並將分工情況、爲何畫分的原因明確告知該情障學生,降低協助同學間分工的爲難,也讓情障學生建立界限。
二、 除了協助同學的支持外,情障學生的壓力增加亦須留意在心理、醫療的支持,及任課老師的預告及學習支持。
案由二:關於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之ISP撰寫與規劃注意事項,提請討論。
決 議:林寶鈺輔導員提供高師大撰寫ISP內容提供參考。包含可使用社會技巧檢核表、測驗量表來紀錄學生需要及各學期已教學的課程單元,或是以勾選方式確認學生各學期完成的能力目標。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大專校院教職員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知能講座(一)_1140604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1. 提升大專校院教職人員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之認識與應對策略。
2.協助大專校院教職人員認識特殊教育法規及合理調整等特教理念。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6月4日(星期三)10:00-12:00。
二、地點:樹德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
三、對象:樹德科技大學教職人員。
四、主題:特殊學生溝通與輔導:以情緒障礙與自閉症學生為例。
伍、活動內容
- 本場講座由鄭國華副學務長進行開場,蔡明富教授首先針對教育部於113年訂定之「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進行說明,表示欣法規規範大專教師於教學時應考量特殊教育學生的合理調整需求。即使學生未具特教身份,若為隱形障礙者,教職員亦需具備基本敏感度,以促進更有效的溝通與支持。蔡教授進一步說明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的認證與鑑定流程,並介紹教育部核發的證明書範例。他也說明特教相關法規中的重要概念,包括「適性化」、「個別化」、「通用設計」、「合理調整」與「無障礙」等概念與理念,以實際個案說明課堂中進行合理調整的實務重要性。
- 針對課堂中的具干擾行為學生,蔡教授建議教師應以同理心與其進行溝通,協助學生降低焦慮感,有助於改善行為表現並降低逆反心態。他也提醒教職員應尊重學生隱私,是否揭露病症需以學生意願為主。此外,課堂/考試之合理調整不僅有利於特教生學習,也可提升整體課堂學習效能,降低其他學生受到不自主聲音或行為干擾。講座中透過具體案例說明,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在獲得正確介入與支持下,無論是實質輔助或情緒支持,都可能顯著改善其學習與行為表現。
- 關於對情障及自閉症學生的支持策略,蔡教授說明其主要困難多集中於社會互動與語言表達,與自閉症學生溝通時應避免使用隱喻,並採具體、白話方式說明指令,也建議採用量化或步驟化表達,並請學生複述以確認理解。針對體育或工藝課程,則須特別留意自閉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生在感官統合與動作協調方面是否出現困難,以避免學生出現焦慮的情況。若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行為失控的情形,應追溯其焦慮成因而非單純制止行為或將學生隔離。在分組活動方面,若採隨機抽籤分組,需後續觀察學生融合情況,若持續困難,可能需安排後續協助。講座最後發送高師大自製之社會技巧影片與教材之宣傳簡介作為教學參考,蔡明富教授也提醒教師避免對學生的標籤化,並重申導師需妥善維護學生個資,即便判斷學生須公開自身特教身分獲得更好的同儕支持亦必須獲得特教生同意,保護學生個資的同時也保護教職員自身權益。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高雄區專家會議(四)_1140610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6月10日(星期二) 16:00-19:3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特教大樓7411教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諮詢委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廖坤鴻主任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彭志文輔導員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陳琛閎輔導員
熊掌數位工作室夏偉雄工程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許純蓓助理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莊筱珍助理
伍、參與人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林寶鈺輔導員、黃葳庭輔導員、劉玉婷輔導員、王幼婷輔導員、王瑋妘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李淯瑾助理、李睿欣助理、賴宜縈助理
陸、討論事項:
- 正修科技大學彭志文輔導員反應網頁選單「共享資源」與「相關資源」容易讓使用者無法理解兩者之差別,建議將「共享資源」改為「輔導資源」,以此凸顯資源教室輔導員常用之資源類別,以及其他使用者可參考之資源類別(例如:教職員/家長)。
- 正修科技大學陳琛閎輔導員則表示網頁中「生涯輔導」區塊中可再增加友善機構及政府與民間就業服務等相關資訊,以便情障及自閉症學生或家長求職時可快速查找相關參考資源。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許純蓓專任助理則表示整個網頁中各主題中的資源連結按鈕設置位置不一,使用者容易遺漏資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廖坤鴻主任亦表示網頁應建立統一的閱讀慣例,方便使用者習慣。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莊筱珍專任助理則表示「行為輔導」頁面中僅提供空白表格,建議加入表格的使用說明以便使用者能更理解設計理念與使用方式。
- 廖坤鴻主任表示網站主題應放大至全版面,尤其是應更強調「特殊教育中心」,讓參考網站資源之使用者能夠更加信任網站內容之可信度增加使用率。
- 廖坤鴻主任與熊掌數位工作室夏偉雄工程師亦表示網站首頁橫幅應保持簡單,建議可以放置單張圖片/照片即可,若要圖片輪播,則建議使用活動海報,並加入活動介紹連結。
- 三、 陳琛閎輔導員亦建議「相關資源」中的「資教輔導專書」,排序應以出版年由近至遠,讓使用者可優先閱覽最新出版之書籍。
◆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輔導知能研習_1140616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1. 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自閉症之協助策略知能。
2. 透過實例分享,增進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對自閉症學生輔導經驗之瞭解。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一、時間:114年6月16日(星期一)9:00-16:10。
二、地點:集思新烏日會議中心史蒂文生廳。
三、對象:
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及身心障礙學生職涯輔導人員依報名先後次序錄取,惟新進輔導人員(資源教室輔導老師到任未滿1年者,請於報名時備註說明)可優先錄取。
伍、活動內容
- 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胡心慈主任擔任講座,旨在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加強對自閉症個案的認識,並提升對自閉症個案生的協助與輔導效率。此研習課程辦立於集思新烏日會議中心史蒂文生廳,共有39人報名參加、錄取39人、實到31人。
- 第一堂課胡心慈主任首先以自身經驗開場,表示有時會收到自閉症學生發來的威脅信件,並詢問與會學員是否也有相同經歷,再以此作為契機,說明自閉症學生常見之「溝通障礙」,胡心慈主任表示自己收到此類訊息時,會解讀此為自閉症學生之求救訊號,並且以開放式句型:我很「…」,因為「…」的方式讓學生更有結構性地表述自身情緒。若學生情緒激動無法完成完整句型對話時,則可以先請學生平靜下來後(抱娃娃閉眼閉嘴安靜十分鐘)後,以選項式或是非題的方式讓學生表達自身情緒。同時胡心慈主任多次重申本次研習重點會放在如何理解自閉症學生之核心問題,只要核心問題得到提升,則行為問題經常也能獲得緩解,從「打地鼠」處理問題的方式轉為正向行為支持的模式,方能根本性地解決學生的行為問題。
- 第二堂課胡心慈主任以DSM-5解釋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定義與行為特徵,並說明輔導員在填寫自閉症學生ISP內容時,應透過哪種角度描寫能夠更方便閱讀者理解學生情況,例如若描寫個案有溝通障礙時,可舉例學生與他人溝通的實際案例、發生頻率等情況記錄下來,同時也表示越高功能的自閉症個案越可能在大專時期才被發現,因能力不足以應付環境時才會顯現自閉症特質,並舉例很多個案在高中前的時期只需讀書較無社交需求,到了大專才顯露自閉症特質。另也多次強調DSM-5的自閉症定義中,不包含情緒問題,因此自閉症個案表現出的情緒問題只是表象,應透過同理心去理解個案的核心問題,因此也無須鎖定在學生的情緒行為,而是可透過轉移話題的方式轉移學生的情緒,亦可將此溝通技巧運用在與學生家長討論問題時,比如家長抱怨學生在家無異常行為時,則可將話題轉向學生無法一輩子待在家裡,並將討論重點轉移至學生的溝通問題。
- 第三堂課與胡心慈主任請與會輔導員3-4人為一組,複習上午課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議題,並請各組輔導員分享課題中覺得對實際業務有幫助的內容,分享內如諸如:自閉症個案對於同儕友誼關係發展的方式與定義的差異、社會技巧與溝通困難、個案經常性表達出過度情緒行為、個案對特教生身分敏感導致不願參與資源教室辦理之活動、以及執行力低落等議題均有輔導員表示課程內容對實際輔導業務相當有幫助,胡心慈主任亦在輔導員分享過程中補充各種輔導策略的注意事項。
- 第四堂課胡心慈主任繼續請與會輔導員分組討論如何將今日所學理論融入個案輔導中,期許透過討論強化課程概念。各校輔導員分享諸如:個案頻繁發言導致打擾課堂的情況、透過打斷學生反芻相同內容轉移話題的技巧、自閉症個案出現言語性騷擾的固著情況時或是無法界定身體界線等情況,均可利用今日課程內容進行輔導改善。同時,胡心慈主任提醒當個案有嚴重行為問題時,需要嚴厲制止甚至進行法律科普,應避免作法太過柔和導致。另外進行介紹優質特教平台以及台師特教中心網站,說明目前台師提供的資源內容,方便輔導員陪同個案演練社會技巧或溝通技巧時可以參考,另也分享書籍《貓咪都愛搞自閉》,透過將貓咪個性轉換自閉症特質的方式,達到自閉症宣導效果。
- 最後問答環節,與會輔導員詢問關於到了大學才發覺有自閉症特質的個案,個案家庭可以提供甚麼協助?以及若有嚴重溝通問題的個案應如何協助?胡心慈主任回應個案家庭可參考類似「牽牛花協會」的社會團體,透過社團活動促進親子自主照顧與學習;另外關於有溝通障礙的個案,若個案情況嚴重,則可考慮聘用語言治療師提供專業協助。
◆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特教培力工作坊(二)_1140619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1. 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之性別互動社會技巧教學策略。
2. 協助資源教室輔導人員了解如何將AI科技融入輔導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之社會技巧教學。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一、時間:114年6月19日(星期四)9:00-16:1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
三、對象:
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及身心障礙學生職涯輔導人員依報名先後次序錄取,惟新進輔導人員(資源教室輔導老師到任未滿1年者,請於報名時備註說明)可優先錄取。
伍、活動內容
- 114年6月19日辦理「特教培力工作坊(二)」研習,本中心邀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蔡明富教授兼特教中心主任、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王欣宜副教授兼特教中心主任擔任講師,本研習旨在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之認識與掌握特教宣導策略,協助資源教室輔導人員了解如何引入AI科技輔導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提高學習成效。本次研習地點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共有21人報名參加、錄取21人、實到20人。
- 第一堂課由蔡明富主任分享「AI與大專學生社會技巧課程編制與實施」。課程一開始,主任邀請輔導員體驗Chat GPT的多樣功能,包括輸入資訊生成圖片等,展現其有問必答的特色,並利用Padlet彙整社會技巧課程資料,讓參與者透過QR Code即可連結多項資源。接著,主任引入主題:社會技巧課程的編制。社會技巧課程聚焦於處己、處人、處環境三個面向,強調教學中的鷹架支持。拍攝社會技巧教學影片被視為鷹架素材的建立方式,而課程設計則注重示範與演練。以往的教學影片基於學理,由真人演員拍攝,AI技術的發展則啟發主任使用Chat GP、Canva生成圖片與語音,製作多元風格的社會技巧影片。主任現場展示了這些AI生成的影片,並引導輔導員實際操作,練習利用Chat GPT生成社會技巧影片的相關圖片。
- 第二堂課中,蔡明富主任介紹了AI生成平台「MOOTION AI」。該平台能根據使用者輸入的指令生成動圖並合成影片。主任現場示範了在指令欄輸入社會技巧影片腳本,快速生成社會技巧教學影片,並安排輔導員實際操作練習,將成果上傳至Padlet與大家分享。此外主任也分享了多項實用技巧,如置換圖片等功能,幫助輔導員更快速上手,並生成更符合實務需求的社會技巧課程影片,提升教學成效。
- 第三堂課由王欣宜主任介紹性平融合教育,從CRPD開啟議題,描述融合的概念,接著講述特教學生在校園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延伸到特殊教育法裡有哪些對身障生的保障。然後從性出發,講解實務上遇到的經驗及作法,以十二年國教課綱講述性別的刻板印象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大家對父母的分別有著不同期待。接著老師分享運用AI生成平台「MOOTION AI」製作出的性平歌曲,以性平的實例描述學生困境,期待資教老師們可以運用特教背景跟支持,以預防觀點出發,教學他們性平正確的觀念,如身體界線、適當與不適當行為、親密關係互動等等。最後介紹以手機掃描擴增實境,可以搭配示範影片練習社會技巧。
- 第四堂課中,老師們依據以下內容進行討論:「陌生到熟識,漸進式身體界限的妥協、熟識者角色辨識不一致的身體界限、對低年級生的性別權力關係、同儕間陌生者的性別暴力防治」,寫出一段完整課程內容,並上台跟其他與會同仁分享,再由老師進行回饋。
◆ 114年度全國跨區域情閉計畫:大專校院情緒障礙及自閉症學生輔導策略研習_1140630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研習目的
一、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情緒障礙及自閉症之協助策略知能。
二、透過實例分享,增進資源教室輔導員對情緒障礙及自閉症學生輔導經驗之瞭解。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一、 時間:114年6月30日(星期一)09:00-16:10。
二、 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
三、 對象:全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及身心障礙學生職涯輔導人員依報名先後次序錄取,惟新進輔導人員(資源教室輔導老師到任未滿1年者,請於報名時備註說明)可優先錄取。
伍、活動內容
一、 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身心精神科主任章秉純醫師擔任講師,旨在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情緒障礙及自閉症學生的醫療知識與理解,強化跨領域溝通能力,並提升情障與自閉個案之輔導成效與應對策略。課程設計以醫療實務結合教學現場常見問題為主軸,協助輔導人員掌握精神疾病、藥物治療、自傷行為與心理支持等核心概念,並促進多面向的思考與省思。此研習課程辦立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共有48人報名參加、錄取48人、實到45人。
二、 第一堂課由章秉純醫師主講,課程開場即邀請與會輔導員分享實務經驗,並針對「疾病成因與醫療知識」進行回應,指出情緒與行為問題往往涉及家庭與學校等多重因素。醫師以人類演化與腦神經運作為切入,說明大腦處理情緒與訊號的方式,並指出自傷行為可能是個體試圖以外在痛覺蓋過內在反覆的負向情緒訊號。課堂中運用「恐龍尾巴」、「細胞合作」等比喻,強調神經傳導與情緒的社會功能,也說明人工智慧與人腦運作邏輯的異同。醫師指出,精神疾病患者常因缺乏病識感而中斷服藥,建議使用長效針劑以提高穩定性,並重申「尊重、友善、包容」的重要性。此外,課程也探討邊緣性人格與憂鬱症中自傷行為的差異、自殺風險指標、以及毒品管制與社會標準的形成。最後,醫師引導教師反思「標籤化」與「疾病定義」的社會意涵,提升教育現場對學生心理狀態的理解與因應能力。
三、 第二堂課中,章秉純醫師指出現代醫學的研究方法一致,因此精神科醫學亦可與其他科別類比,並提及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思考歷程仍難以預測,相關腦部研究仍在持續進行。針對自殺防治,醫師強調應避免發生不可逆的結果,並說明若個案堅持自殺,外界干預有限,唯有提升早期辨識與支持系統才是關鍵。課程亦探討ADHD未治療所可能引發的反社會行為與人格偏差,呼籲重視定期服藥對個體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對於拒絕治療之個案,醫師強調應尊重其自主性,並指出強制住院僅為最終手段,可能導致個案對醫療產生排斥心理。此外,課程說明衝動行為受神經生理控制,責備反而可能造成挫折與動機喪失。醫師亦介紹夢的形成機制,指出夢境常反映潛意識中的恐懼與慾望,建議可透過科技工具進行初步探索,作為了解自身內在狀態的輔助方式。
四、 第三堂課中,章秉純醫師說明副交感與交感神經在情緒調節中的功能,並進一步探討躁鬱症的診斷與治療挑戰。躁鬱症具有週期性特徵,個案在穩定期常無病識感而拒絕治療,在躁期則可能情緒高亢、注意力分散、參與過多活動、過度消費,導致生活失序。醫師提醒,治療躁鬱症需重視預防及藥物使用風險,特別是抗憂鬱藥可能誘發躁症,需謹慎評估。課堂中亦與教師討論多重人格障礙之生心理成因,並介紹詐病與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說明有些個案藉病人角色尋求關注或照顧,強調應理解其背後需求,不應僅以經濟因素判斷,需從多元面向切入協助。
五、 第四堂課中,章秉純醫師以細胞凋亡與癌症異常增生為比喻,說明憂鬱症患者欲結束生命的心理機轉,強調自殺行為常源於深層痛苦。課程說明憂鬱症常見症狀,包括失去興趣、情緒低落、食慾與睡眠異常等,並指出躁鬱症躁期可能伴隨精神症狀,而鬱期則否。醫師提醒,應釐清個案對藥物副作用的認知,避免因誤解導致拒藥與行為脫序。課堂亦探討社福資源分配的困境,呼籲輔導人員應以溫和且堅定的同理支持個案,協助其跳脫退化行為的惡性循環。此外,醫師針對自閉症光譜疾患(ASD)進行說明,指出其核心特徵與社交需求,並強調適度挫折有助於自閉症學生的健康發展與社會適應。
六、 最後問答環節,與會教師踴躍提問,章秉純醫師亦針對現場提出之疑難個案、診療經驗與輔導困境進行回應與補充,內容涵蓋藥物副作用與順從性、自閉症學生的溝通特徵、躁鬱症的早期辨識及家庭因應策略等,現場互動熱絡,促進醫療與教育現場的經驗交流。整體而言,本次研習對輔導人員提升臨床敏感度與學生支持策略具有實質助益,亦為未來建立跨專業合作機制提供良好基礎。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高雄區專家會議(五)_1140710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7月10日(星期四)12:00-13:0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行政大樓六樓第四會議室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諮詢委員: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劉家伶輔導員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洪瑛涓輔導員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陳琛閎輔導員
國立金門大學資源教室陳文龍輔導員
國立金門大學資源教室楊慧雯輔導員
伍、參與人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李淯瑾助理、李睿欣助理
陸、討論事項:
- 關於「三層級支持系統架構圖」,由於各層級服務內容無先後緩急之分,國立金門大學楊慧雯輔導員認為原「三層級支持系統」容易讓人產生各階層服務含先後順序的誤解,因此建議移除「層級」字眼,改以諸如「面向」、「主軸」等無遞進感的字句。國立金門大學陳文龍輔導員亦反應三角形圖示容易讓人感受到階層性,建議將三角形改為圓形,以傳達平等且無層級之意。最後蔡明富主任表示會再考量「情閉支持系統」名稱與架構圖之調整方向。
- 針對情閉網站內容,陳文龍輔導員建議在AR APP下載頁面應區分iOS與Android系統的下載連結,以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正修科技大學陳琛閎輔導員則反應AR說明頁面中的資訊區隔不夠明確,可能導致使用者混淆,建議優化說明內容的呈現方式。於此,蔡明富主任表示未來情閉網站可考慮透過Thinglink平台製作互動式的AR教學內容,以取代傳統圖文並列但區隔不清的網頁說明方式,提升使用體驗。
- 針對情閉網站未來改善及可發展的方向,正修科技大學劉家伶輔導員建議網站的「特教宣導」專區可持續增加宣導素材以便輔導人員校內宣導時可直接運用,另外表示網站資源豐富但不熟悉網站的使用者常無法第一時間找到所需內容,建議可以將情閉網站之熱門素材擺放在首頁增加能見度,正修科技大學洪瑛涓輔導員建議網站可提供搜尋功能,並可製作網站地圖以便使用者快速了解網站內容;陳文龍輔導員亦表示可在網站新增情閉輔導常見問題,以便大專校院輔導員、校內教職人員甚至是學生家長均可快速查找所需資源。
◆ 114學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預約諮詢服務(三)_1140722
壹、時 間:中華民國114年7月22日(星期二) 09:00-11:00
貳、地 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大樓7111會議室+Google Meet視訊會議
参、主 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林健禾部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林寶鈺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李淯瑾助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李睿欣助理
伍、討論事項:
-
諮詢委員林健禾醫師針對林寶鈺輔導員提出之自閉症個案情況給予輔導與醫療建議,針對個案行為輔導及情緒問題給予建議,協助其建立正向行為與情緒調適策略。
◆ 114年度全國跨區域情閉計畫:成果分享會_1140812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研習目的
一、提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對情緒障礙及自閉症之協助策略知能。
二、協助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快速掌握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的輔導策略。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一、 時間:114年8月12日(星期二)11:00-12:40。
二、 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活動中心二樓演講廳。
三、 對象:高雄鑑輔分區、屏東鑑輔分區及臺南鑑輔分區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依報名先後次序錄取,惟新進輔導人員(資源教室輔導輔導員到任未滿1年者,請於報名時備註說明)可優先錄取。若尚有名額,將依序錄取其他鑑輔分區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
伍、活動內容
一、 114年8月12日於國立高師大和平校區舉辦「114年度高雄區大專校院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個案輔導暨諮詢計畫」成果分享會,由蔡明富教授、洪瑛涓輔導員、李淯瑾助理與李睿欣助理擔任講師,介紹計畫架構、服務內容及線上資源獲取方式,提升資源教室輔導員對計畫的認識與申請意願,並促進資源使用頻率。
二、成果分享會由蔡明富主任開場,說明情閉計畫宗旨並鼓勵善用資源。李淯瑾助理介紹三面向支持系統:輔導資源(人際、學習、行為、生涯)、主題賦能六大主題(研習、成長團體、工作坊)及專業協助(諮詢服務、個案研討、專業督導),並說明申請方式與案例,提升輔導員認識與申請意願,最後介紹跨區域支持系統與全國性活動。
三、李睿欣助理介紹情閉網站資源,包括特教宣導紀錄與教材、校園及職場社會技巧課程,並提供學習與行為輔導相關影音、教材與書籍,供輔導員依需求選用及線上閱覽。蔡明富主任補充各校運用案例,並表示將持續更新網站資源與連結各校經驗。
四、洪瑛涓老師分享與情閉計畫合作經驗,肯定高師特教中心社會技巧專書與教案對輔導情障自閉學生的幫助,並運用情閉網站之宣導紀錄與輔導手冊作教學參考。她提及善用主題研習、成長團體、特教培力及諮詢服務,有助專業提升、跨校交流及提供個別化支持。
五、蔡明富主任活動期間全程補充計畫重點並與輔導員互動,同時積極推廣全國支持系統內容,諸如教職員知能講座、教職員諮詢服務等面向全國的支持服務,以期能將計畫支持服務推向更多資教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