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國科會】偏鄉國小普通班與資源班學生共享AR實作營-以探究「寄居蟹」為例_籌備與工作會議

 

寄居蟹AR實作營 x 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一、教學資料分顏色:高年級綠色、中年級黃色

二、分組:本次培訓,讓輔導員扮演當日學生進行。
1.高年級:禹融、炘宜、宜蓁、坤彥、明恩、素菁(扮演特殊生)
2.中年級:荷欣、映蓉、郁諼(扮演特殊生)、宜凡、曉菁
3.輔導員:聖智
4.當天根據簽到表先讓特殊生平均分配(1~2),再安排一般生,一組共4~5人(聯絡承辦人先說明)

三、教材教具:
1.兩個學生共用一組護貝教材(一大17小為一組)
2.教材上已經有編碼,1-1代表第一節課第一張
3.簡報護貝教材當天一律由輔導員先保管,由講師會有指令再給學生
4.注意平板及3D列印筆的使用,避免危險
5.平板說明完使用方式再發(注意電池電量)

四、活動結束後
1.填寫輔導員觀察評量表
(1)每節兩項指標:人際互動與學習協助
(2)上下午還會有總評
(3)每組有一位輔導員紀錄
(4)輔導員可在空白處登記學生特質
2.要記錄過程
3.輔導完個案後要讓他們填寫回饋單,最後三點手寫可以引導或討論完成
4.拍攝活動過程照片和影片(影片不超過20秒)
5.照片雲端的功用:放心得和照片影片
(1)自己建立資料夾放心得(雲端裡面有格式)
(2)五天內上傳心得和照片

六、協同人員原則
1.輔導員是催化劑(不要過度介入指導),
2.引導學生互相幫忙(口頭提醒),讓優補弱
3.促進學生人際關係(帶領普生發現特生優點,增加學生互動機會)

七、輔導員引導
1.主要引導普通生和特殊生學習,輔導員要像小組長一樣去引導(間接協助而不是直接協助),先讓學生自己嘗試(先討論再檢討)
2. 製造學生間的互動輔導員作為催化劑(融合教育)
3.用輔導員觀察評量表表格檢視是否達成目標
4.活動過程中由輔導員引導問問題,讓學生討論出答案
5.留意班上學生狀況,第一時間先回報
6.盡可能普通生搭配特教生學習
7.鼓勵學生勇於發表
8.講師負責示範教學,輔導員主要協助學生狀況,若有問題再舉手告知講師協助處理

八、當天活動流程
1.到達學校
2.拍攝團體合照
3.場佈、學生簽名簽到
4.上午課程進行
5.兩班分別合照(時間會錯開)
6.午休吃飯、訪談老師及學生
7.下午課程進行
8.兩班進行團體大合照
9.活動結束

九、臨時動議:當天額外會有尋寶環節,會列印課程圖卡(三張為一組),每組要找尋三張不重複之圖卡交給講師,講師會再發給該組各學生一人一組。圖卡可以讓學生回去掃描。
 

寄居蟹AR實作營 x 第四次工作會議_1121002

1.課程實際活動預演,本次會議預演安排一名教學老師,兩名服導員,五名體驗學員。
       a.上午三堂課
第一堂課:認識AR與寄居蟹。
從介紹有名AR寶可夢遊戲,教學ARShare程式使用,引導至課程可以使用ARShare程式照相圖卡與學習單填寫,呈現潮間帶生物,如螺貝類、甲殼類、與詳細寄居蟹介紹分辨等教學。
第一堂課檢討:
(a).服導員勿一次放太多圖卡,資訊需慢慢呈現給學員吸收。

第二堂課:認識寄居蟹的家。
請學員分辨寄居蟹棲地,填寫學習單,後使用ARShare呈現正確答案,引導至寄居蟹棲地、大自然環境破壞的問題。


第二堂課檢討:
(a).影片等檔案太大,會有網路問題導致無法撥放,暫時透過將影片的檔案解析度調低,降低檔案大小,讓ARshare掃描撥放檔案的速度可以更快。
(b).期望增加飼養寄居蟹的過程來增加學員的學習動機。

第三堂課:認識寄居蟹的構造。
帶學員使用ARShare詳細介紹寄居蟹構造,如寄蟹尾巴都是歪右邊,後帶至貝殼是有右璇與左旋(寄蟹無法居住)等區別,用實際寄居蟹可脫殼模型來證明,至填寫學習單。
第三堂課檢討: 無
b.下午三堂課
第四堂課:為寄居蟹『照』一個家
從認識有不同種類的殼,後使用ARShare重新複習,分辨左旋與右璇,再使用Plickers手機互動程式,用手機照圖卡,圖卡有編號可呈現每位同學答案,程式可直接統計,投影於螢幕上呈現同學學習吸收狀況,來重新總複習一次。
第四堂課檢討:
(a).期望Plickers問答互動可以挪動時間,不要在第四節課用這個活動,改成早上第三節三題,下午第六節三題,藉此發揮複習效果。

第五堂課:為寄居蟹『造』一個家
配合學習單,從3D列印筆從頭啟動使用教學,至按照學習單畫圈圈,再使用3D列印出的模型殼與掛勾,來讓學員畫出自己的寄居蟹殼帶回;給予增強物,增加記憶點。
第五堂課檢討:
(a).3D列印筆PPT教材資訊安排太緊湊,期望切成更多頁並且放上試用影片來教學。

第六堂課:攻『殼』機動隊
將製造出的殼組裝入寄居蟹模型,讓學生看到自己製造的殼可以讓寄居蟹住進去。讓學生的自製殼在AR上套入及模型寄居蟹套入後可以拍照。

第六堂課檢討:
(a).需留意拍完照要把寄居蟹扭蛋模型收回。
(b).需留意ARShare建檔進度完成才能拍照。

2.期望教材各種圖卡都可以護貝,需下一次會議拿護貝完成圖卡,確認嘗試能不能使用。

3.實際購買寄居蟹與飼養簡報說明。
 

寄居蟹AR實作營 x 第三次工作會議_1120921

1.AR Share程式後台設置圖片與上傳教學,有給予ppt檔案復習。主要學習2.5D.png圖片影像熟悉,與圖片取代,上傳影片學習。
        a.帳號申請: 先有給予一組試用版帳號提供大家回家測試,可以自行去官網申請試用帳號,同一帳號一次只能登入一位,代碼不能一樣,否則資料會被第一位相同密碼使用人覆蓋,一個正式帳號只有120次上傳次數,建議使用有50張無限次數上傳的試用帳號測試,或私下用word製作一個對照表,包含三者:圖片名稱、掃描圖片、呈現圖片。
        b.圖片與影片上傳: 編碼符合直覺,2是第2節,3是3節,以此類推。
各種圖片格式,ARshare都可以使用,但建議輸入時使用jpg或png,png也等於是去背圖片,要顯現出來的圖片也可以使用Jpg,但如果要使用2.5D簍空效果只能用png。
影片,影片檔案解析度不要太大,會有檔案加載與網路順暢度問題,最好是mp4格式,與解析度1080p。
        c.實際上傳檔案:
        (a).先用測試帳號測試效果,可50張內無限次數上傳 ﹐測試密碼四碼,不建議使用手機操作,無介面符合手機使用,難以操作;解析度太低無法上傳: 小畫家,長寬變寬20公分,解析度150都沒問題,大小有2M到3M,否則須重拍或重找。        
        (b).網頁上傳內容:圖片上傳檔案無問題會顯示在下方,png檔案須小於250k,上傳完需重開程式更新,新內容才會加載成功。
影片播放:可接入雲端或網址,如Youtube,雲端:Google,NAS等,注意須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存取,如知道該雲端鏈結都可存取,
        d.PPT圖片上傳點選格式可快速去除背景。
        e.也有其他程式可參考: 詢問英修老師。

2. AR Share可使用QRcode圖卡登入專案或者掃瞄出圖片影片等,可製作成宣傳圖卡直接使用。

3.同一PPT畫面不能放太多感應圖片,如PPT: 找找看潮間帶有哪些圖片章節,AR Share太敏感,靠太遠,程式內太多感應觸發圖,只會呈現一個後台設置第一順位的圖形。

4.太多觸發圖的問題,可以分別切很多實體圖來解決,避免第3點,也可避免活動場地設備投影儀解析度太低等等而掃不出來的問題。

5.活動建議使用apple平板,兩個人一組需10台平板,或以此類推。

6.影片期望使用AR Share程式觸發,不希望用直接給答案方式,期望學生多嘗鮮給予啟發。

7.因有特教生參與,如:PPT寄居蟹生活在哪章節,期望最後有,一張PPT正確答案有打勾與錯答有打X。

8.期望需使用掃描PPT頁面,加上一個有共識記號,如手機加上QRcode小圖片,可以更順利教學。

9.所有使用紙張格都是A2與A3,目前只有教材只有使用一張A2(比A3大張)。

10.寄居蟹扭蛋模型已絕版,有難以或無法購買問題,需再與採購老師討論。

11.分組以普通班與資源班一起,分兩班以高年級一組,低年級一組。

12.左旋、右璇螺殼教材,需再請勝智老師購買50組以利活動上課使用。

13.寄居蟹實體模型參考,吊墜線材期望與寄居蟹殼顏色不同,較清楚好看。

14.為了確保AR Share可以掃描出來,需要注意圖片的解析度及對比,最好除了PPT之外還要在附上實際列印出的照片,以確保學生都可以掃出來。

15.期望有更多參與實際動手課程,如親自上傳AR圖片、3D列印筆製作貝殼,希望學生能更進入學習狀態。

16.需確定各種教材圖片與影片版權問題。

17.活動前需安排一次服導員實際操作一次,確保AR Share觸發功能正常,與都會操作達成共識。

18.下次會議暫定於10月2號討論

寄居蟹AR實作營 x 第二次工作會議_1120911

1.活動分為6堂課,
       a.活動時間:預計10月28/29日辦理活動。
       b.活動地點:偏鄉國小。
       c.活動對象:偏鄉國小三到六年級學生,含一般生及特教生。
       d.未來延伸:許多國外展覽,也會使用類似的技術,不論AR或VR,我們可以為學生未來參與這些技術而預做準備。

第一堂課:認識AR與寄居蟹
先訓練如何使用AR,讓學生直接按『紀錄』找出過去的代碼,比較快速進入,但我們要提前在平板裡面先設定好代碼並進去至少一次,才能在紀錄中找到。課堂從潮間帶生物帶入,發現寄居蟹背上有螺貝類的殼,讓學生思考寄居蟹跟螺貝類是否相同,透過AR share及簡報上的影片,讓學生看到寄居蟹會換殼,而且換殼的長相有滿特殊的樣態,藉此帶入真正認識寄居蟹,說明寄居蟹是甲殼類動物,細分來講屬於歪尾類,其他還有短尾及常尾類。最後讓學生把寄居蟹模型轉進去殼裡面,讓學生操作幫寄居蟹換殼。

第二堂課:寄居蟹的家
讓學生掃四種不同的地形的圖片,學生會看到裡面藏著小小寄居蟹,但其中有一個地形『市區』是不會有寄居蟹出現的,但有些圖片裡面的寄居蟹的殼怪怪的,帶入環境有沒有破壞的議題,被破壞的環境裡的寄居蟹只能住在垃圾殼裡面,天然情境的寄居蟹才會住在天然螺殼裡。

第三堂課:認識寄居蟹的構造
藉著進一步觀察寄居蟹挑選螺殼的特性,進一步理解寄居蟹的身體結構,包含寄居蟹是右歪的身體所以只能住右旋的螺殼。

第四堂課:為寄居蟹『照』一個家
小活動開場,讓學生練習找寄居蟹、認識棲息地、最後認識殼的左旋與右旋。
帶入螺殼的許多種類。學生可以用AR share掃描寄居蟹照片,並透過軟體讓學生看到該寄居蟹的殼,並配合學習單上各種殼類的區辨,讓學生知道須為腹足綱的單殼,其他的殼如雙殼或多板的殼皆無法,同時即使單殼也需分辨左旋或右旋,只有右旋單殼可以讓寄居蟹住入。

第五堂課:為寄居蟹『造』一個家
讓學生亂習一下把寄居蟹模型塞進去殼裡面去,讓學生製造螺殼之後可以真的玩有塞進去的功能,介紹3D列印筆,並稍作練習之後,給學生一個基本的塑膠殼作為基底,讓學生加工製造出一個殼的螺紋及造型,確保在圖卡上可以拍照並在AR上適合套入,並在下一節課進一步讓模型寄居蟹可以套進去。

第六堂課:攻『殼』機動隊
將製造出的殼組裝入寄居蟹模型,讓學生看到自己製造的殼可以讓寄居蟹住進去。讓學生的自製殼在AR上套入及模型寄居蟹套入後可以拍照,並讓學生挖一個孔之後,製作成較匙圈,學生可以將殼帶回去作紀念。

2.列出每一張圖片的掃描圖卡與最後呈現的效果,並看後台編碼命名的方式,流水號從101開始,學生掃描結尾命名為a的圖片,後續出來的圖片為結尾命名b的圖,多數圖為2.5D的形式,比真正的3D還少一點,他可以在電腦裡呈現立體圖,但不是360度無死角。

3.可以參考別人的活動,發想可以推廣活動的方式,例如我們可以試試看讓活動更多樣化,如Xpark活動有配搭的軟體,使用手機軟體打開掃描現場提供的QR code之後可以看到很多說明、影片、畫面等等,掃描到所展出的動物也可以挑出對應的動物延伸資訊,推廣過程給予贈品L夾、馬克杯、小方巾等等。

4.我們可以讓學生有些活動,製作出照片或繪畫圖片之後,讓學生到特定網站拿取,如學校或特定粉絲團。

5.我們的課堂不一定只侷限在寄居蟹,原本設定12隻動物是散佈在地球的各個角落,讓學生在地球的圖片上到處找12種動物。

6.第一堂課目前設計內容可能太多了,先把內容聚焦在AR、潮間帶、及寄居蟹(vs 螃蟹及螯蝦)。

7.課堂引用別人提供的影片,必要時仍需放上引用資訊。

8.考慮到學生可能會破壞掉寄居蟹的肢體,因此要多買幾隻備用。

9.可以買實體的寄居蟹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察。

10.下次工作會議帶3D列印筆練習操作,才能知道如何教導學生。

11.為了讓學生可以有鑰匙圈帶回去,讓英修老師帶一組殼回家建模,回去製造可以讓學生自由創造的塑膠殼作為基底。

12.上午的課需要一個總結,放很多QR code讓學生去掃描,讓學生做出三個題目的答案,分別是從許多甲殼類裡面找到寄居蟹、從幾種棲地裡面找到寄居蟹的棲地、及殼的左旋與右旋。

13.需要討論我們要以什麼形式讓學生掃描,大圖或小圖或一些有特殊顏色的圖。

14.軟體授權上有掛名問題,需要再做討論與思考。

15.軟體的授權時間約為1年,如果資料庫要留存,則要買2年授權,若不會使用那麼久,因此可能要考量購買的必要性。

16.軟體一年授權可以支援八個帳號,每個帳號50張照片,可能討論其他老師一起使用AR來上課。

17.可以考慮AR share免費版的10個圖卡掃描的限制就用來作贈品給學生回家玩,上課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別的免費軟體,或者花錢買,但是一年過後專案結束就讓檔案消失。

18.多殼綱的照片使用的是石鱉,但多數人不認得石鱉,建議可以放活著的石鱉。

19.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可以把大景像的影片讓學生持續掃描AR,製作者要從影片中擷取圖片來訓練AR軟體,學生掃描到某一個小區塊的圖片就可以跳出額外的內容。

 

寄居蟹AR實作營 x 第一次工作會議_1120905

1.一個場次的活動主要分成六堂課,預計在一天內授課完畢,分成早上下午各三節課。
       a.活動時間:以週六為主,配合講師方便參加。
       b.活動地點:偏鄉國小
       c.活動對象:偏鄉國小三到六年級學生。
      有別於以往只以特教生為主,本次將含納一般學生一同成為活動對象。
       d.未來延伸:i.數位科技相關的教學技術一直是教育部很重視的,未來可以很方便延伸。
                           ii.英休老師有一些計畫也可以結合到這次的課程中。
                           iii.國中小課程也可以延伸,如可以延伸入STEAM課程或人文的觀點。
                           iv.可能連結到模型製作的教學中

第一堂課:認識AR與寄居蟹
了解擴增實境的概念與目前的應用,包含各種遊戲以及我們本次要使用的AR share。
以『找找看潮間帶有哪些生物』為題,給予一個開場活動,讓學生掃描PPT的圖片,應該會出現12種海洋生物,再從海洋生物中帶入螺貝類與甲殼類的區別,並且讓學生注意到,寄居蟹可以有螺貝類的殼,但是屬於甲殼類,並進一步認識寄居蟹,了解寄居蟹體徵並知道為什麼他們會使用螺貝類的殼。除了透過AR之外,也可以使用模型來讓學生動手操作給寄居蟹換殼。

第二堂課:寄居蟹的家
了解寄居蟹的生活環境,讓學生先從較大的環境中看到小的寄居蟹,透過影片拉近的功能讓學生找到大的環境之中有小小寄居蟹,但中間穿插入寄居蟹穿戴人造物為外殼的圖片,引導學生討論解寄居蟹的環境受到人為破壞的情況。

第三堂課:認識寄居蟹的構造
複習第一節課,了解寄居蟹換殼後的長相,並讓學生用AR share掃描寄居蟹的圖並從平板中出現各構造的說明圖片。並且因為寄居蟹只有右旋而沒有左旋的分別,發放貝殼並教導學生分辨左旋右旋的殼,學生掃兩種殼的圖片只有右旋螺殼會跑出寄居蟹的身體,讓學生知道寄居蟹需要右旋的螺殼。

第四堂課:為寄居蟹『照』一個家
放上許多種螺殼的照片,帶領學生認識螺殼的許多種類,並強調寄居蟹主要使用的是腹足綱的螺殼之中右旋的殼。學生可以用AR share掃描寄居蟹照片,並透過軟體讓學生看到該寄居蟹的殼,並配合學習單上各種殼類的區辨,讓學生知道須為腹足綱的單殼,其他的殼如雙殼或多板的殼皆無法,同時即使單殼也需分辨左旋或右旋,只有右旋單殼可以讓寄居蟹住入,讓學生後續可以作為3D列印的基礎。

第五堂課:為寄居蟹『造』一個家
介紹3D列印筆,並稍作練習之後,給學生一個基本的玉螺作為基底,讓學生加工製造出一個殼的螺紋及造型,確保在圖卡上可以拍照並在AR上適合套入,並在下一節課進一步讓模型寄居蟹可以套進去。

第六堂課:攻『殼』機動隊
將製造出的殼組裝入寄居蟹模型,讓學生看到自己製造的殼可以讓寄居蟹住進去。讓學生的自製殼在AR上套入及模型寄居蟹套入後可以拍照,並讓學生挖一個孔之後,製作成鑰匙圈,學生可以將殼帶回去紀念。

2.將每一堂課個別的主要目標放在PPT下方的說明部分。

3.介紹與會成員,並針對六堂課的內容細節逐一討論。

4.目前要買AR share的版權,未來可以嘗試使用免費版或者非線上版本,不會受到版權、網路、平台等限制。要等英休老師稍微花一點時間找到適合的。

5.課程所使用的圖片是否有版權問題,但考慮到學習單可能需要整個變更的問題,可能暫時先流用,但製作PPT的老師可能需要原圖以製作更精美的圖片。

6.學生可能要先花時間學習AR share的基本設定與操作,每一個步驟要逐一放在PPT,確保對科技不熟悉的學生也可以使用。

7.潮間帶所出現的生物也可以不要一次出現,讓多各個生物逐一出現,每個生物可以有一個獨立的頁面。

8.在學生的PPT出現讓學生掃QRcode看寄居蟹的環節,可以讓改成AR share可以掃的圖片,讓學生表面上掃的是『有殼的寄居蟹』,但學生在平板透過AR share上看到的畫面是沒有殼的畫面。

9.學生掃描的AR share的卡片,可以當作增強物,給學生當作獨特的禮物,並且當作復習用,但要注意學生可能手機要安裝好,並且注意網路上的授權是否有時限,希望可以延長到五年。

10.AR share 目前在蘋果及安卓的軟體上都可以使用。

11.寄居蟹換裝除了用AR之外,也可以讓學生用模型來組裝本體及殼,用模型可以有不同的教學應用,例如可以讓學生發現寄居蟹有『左旋』或者『右旋』,以及有動手操作可以多角度觀察等。

12.課程帶到甲殼類有短尾、歪尾、長尾等類別,要注意PPT中的呈現要更細分,除了讓學生分辨出與螺貝類之間的關係外,要額外介紹『歪尾類』以及其他短尾長尾等類別。

13.第一堂課的總結,可以讓學生了解寄居蟹是甲殼類的身體配上螺貝類的外殼,並且讓學生再掃描一次AR。

14.第二堂課讓學生從環境中找寄居蟹的活動,除了用影片拉近的功能可以讓學生找出來之外,也可以使用AR share讓學生掃大環境的圖,可以看到小的寄居蟹。但這項功能可能需要提供環境圖片給英休老師,請英休老師幫忙做出來這個功能。此外學習單中有紅樹林的部分建議換成岩礁地形,因為這三種地形的寄居蟹比較常見,另外兩個沙灘及海岸林則保留。

15.第二堂課透過環境中找寄居蟹的PPT,目前將四種地形放在一起,但中間可以個別放入四種不同地形環境的影片,等最後再放一個四種地形結合的畫面,方便學生逐一看影片之後還可以再最後比較。

16.在學生掃描的時候可能發生投影出來的布幕透過AR share掃描會出問題的情況,因此建議輔導員要額外印出大張的圖卡,或者多張小圖卡讓學生互傳,確保學生能掃描。

17.第二堂課的名稱建議從『貝殼裡的精靈』改成『寄居蟹的家』比較切題。

18.PPT裡面有許多QRcode,但學生主要掃的是AR share,因此可能要放大AR share可以掃的圖,並且為了配套,可能要多給學生幾張可以掃描的圖卡。

19.為了讓學生分辨螺殼的左旋或右旋,可以讓學生接觸真實的螺殼,並且加一張PPT,讓學生透過AR share掃描螺殼圖片後,可以出現對應的左旋右旋答案及對應的寄居蟹身體,且可更進一步放出更多資訊讓學生學習。要提供螺殼及本體的照片給英修老師。

20.認識多種殼類的部分原本有五大綱(雙殼綱、多板綱、腹足綱、頭足綱),但因為與真正的生物學分類不符合,且超過主要教學目標,因此刪除五大綱的部分,只留下寄居蟹會使用的腹足綱。

21.認識螺殼種類的部分,也可以讓學生掃AR share的圖,為了配合真實生物學的分類,可能要重新取得各種殼或各種軟體動物的真實動物圖片。

22.第四堂課為了讓學生更增加AR的操作,可以讓學生掃描寄居蟹後,軟體中出現適合的殼,讓學生第五堂課可以有3D列印的基礎。為此寄居蟹的圖可以更加明顯能分別左旋右旋的的圖。

23.因為寄居蟹沒有左歪的尾,只有右歪,因此學生只需要知道作殼的時候要做成右旋。

24.讓學生知道眾多殼之中只有腹足科的螺殼中右旋的殼可以讓寄居蟹住進去,因此學習單跟課程也要跟著改,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讓學生知道左旋的腹足綱、雙殼綱、多板綱的殼都無法,第二階段讓學生知道腹足綱左旋及右旋、右旋雙殼及右旋多板綱之中,只有右旋單殼腹足綱適合寄居蟹。

25.為了提高學生創作螺殼的創意,PPT中放入各種造型或色彩的螺殼,激發學生創意。

26.為了確保能夠製作成鑰匙圈,請帶來成品或半成品讓大家看,下次可以更清楚如何製作。

 

寄居蟹AR實作營 x 第二次籌備會_1120220

這次討論重點以課程設計內容為主,最後決定設計六節課,以利進行偏鄉國小一天的營隊活動。此外,為達到融合教育理念,參與營隊的對象包括身障學生與普通學生共同學習,以增進彼此互動的機會。

 

2.3D軟體介紹(動機)

-第一節課可使用AR軟體展示給同學,作為課程的開端介紹。

 

3.思考如何執行才能讓同學們感到有興趣

 

4.牌卡設計思考(AR圖卡)

-製作掃描牌卡,讓學生使用連結,可能需要多注意學校的網路系統、需要攜帶行動電源

第一節

1-1引發動機:10個潮間帶生物,例如:小丑魚螺貝類(軟體動物)、螃蟹、寄居蟹、 陽燧足(又稱海蜈蚣)、海星、蝦子、海膽、海參、海兔、尉魚、珊瑚。(AR圖卡2.5D)

1-2引導寄居蟹主題,與其他物種不同,問同學這四種生物的差異性,例如螺貝類與寄居蟹很像,且只有寄居蟹的殼不會隨著時間長大,所以他需要換殼。

第二節

2-1-認識寄居蟹棲息地大圖中有AR圖卡,透過掃描出現影片,觀察紅樹林、沙灘、海岸林。

2-1-環境被破壞利用AR軟體掃描大圖中的圖卡,進入海岸林後發現環境被破壞,找到被迫住沖天炮、寶特瓶蓋的寄居蟹。

 

進入沙灘後,發現寄居蟹有些背螺殼、有些背保特瓶蓋、有些光溜溜,進而知道由於環境被破壞,所以才造成寄居蟹有不同的背部模樣

 

第三節

3-1觀察寄居蟹換殼影片利用AR影片,每人發一張AR影片的書籤卡

3-2在帶入認識寄居蟹利用實體3D模型,介紹身體構造

3-3認識寄居蟹螺殼的型態(左旋、右旋)利用AR的3D模型

 

第四節

4-1 介紹不同種類的具殼

4-2 找出適合寄居蟹的螺殼(複習第三節)

4-3 介紹螺骨-左旋 、右旋。

4-4 用拼圖:身體+骨(用兩張圖卡)

 

第五節:為寄居蟹造一個家

5-1 介紹3D列印筆的操作

5-2 使用3D列印筆進行簡單創作螺旋圖形操作

5-3 採用3D列印筆製作寄居蟹外殼

 

第六節:

6-1使用3D列印筆螺教加AR寄居蟹3D模型,後組合成寄居蟹 (AR作品_2.5D螺身結合實體螺殼)

6-2 作品跟學生拍照列印照片 

6-3 3D列印筆螺殼做鑰匙圈(帶回獎品)

 

5.思考題目、遊戲(需結合AR以及寄居蟹且題目盡量不重複)

-偏鄉國小普特融合AR體驗與實作營:以「寄居蟹」單元為例

 

6.對象的思考(國小、國中抑或是高中)

-寄居蟹融合國語課三年級以及小學高年級的環境海洋融合自然學科,偏鄉國小合適許多

 

7.思考班級該以什麼方式合成(普通生+身障生/普通生/身障生)

-學生人數也需要以設備及成本思考,10個身障生加10個一般生為一組,分成兩組,一個學校共有40人

-總共8個學校,一學期四個學校

 

8.iPad 設備需要考量夠不夠使用

-需要提早安軟體,或許2、3人一組,以及可能還是需要以自備為主

 

9.課程時間(半天乃至一天)

-一天

10.AR軟體說明

-AR Share

 

寄居蟹AR實作營 x 第一次籌備會_1111121

第一次籌備會議主要討論AR的操作及寄居蟹的生態,進而討論如何設`計課程,以協助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此次討論課程設計以半天的主,共有四節課,並期待活動結束前,讓參加學生均能夠完成一個作品並帶回家。

第一節: 認識AR: 呈現方式(2.5D、影片、3D模型)。

1-1 AR

1-2居住環境_寄居蟹(沙灘、海岸林)(岩礁地區)、(利用大圖_AR_找到寄居蟹) (耶子蟹、寄居蟹) (短腕陸居蟹,灰白陸寄居蟹活的) (有一張找到活的) (有一張死的) (2.5D)

 

第二節: 寄居蟹構造

2-1認識寄居蟹(介紹身體構造、屁股斥一邊、住螺骨、需螺骨保護)(黑板一張、學生分組各一張) (用3D模型)

2-2 沙灘被破壞(被迫住沖天炮或寶特瓶蓋) (用影片) (再另一給圖卡)

 

第三節:為寄居蟹造一個家: 左、右旋。用3D列印筆畫殼、

3-1 介紹: 螺骨: 左旋、右旋

3-2 用拼圖: 身體+骨_scan(用兩張圖卡一起scan) (用3D模型)

3-3 採用3D列印筆: 已提供外骨(左旋、右旋)

 

第四節:為寄居蟹照一個家 

4-1 3D列印筆房屋+身體3D模型_拼圖結合 (AR作品_3D模型結合實體模型)(

4-2 作品跟學生學生拍照(列印照片)

4-3 3D列印筆房屋做key (帶回獎品) 

 

 

 



相關檔案


Image_0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2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3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4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5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6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7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8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9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0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1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2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3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4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5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6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7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8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19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20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21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22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23
寄居蟹AR實作營_營隊輔導員培訓_1121015
Image_24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25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26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27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28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29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0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1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2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3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4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5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6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7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8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39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4次工作會議_1121002
Image_40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1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2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3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4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5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6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7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8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49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50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51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52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53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54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55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3次工作會議_1120921
Image_56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2次工作會議_1120911
Image_57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2次工作會議_1120911
Image_58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2次工作會議_1120911
Image_59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2次工作會議_1120911
Image_60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2次工作會議_1120911
Image_61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2次工作會議_1120911
Image_62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2次工作會議_1120911
Image_63
國小學生寄居蟹AR實作營_ 第2次工作會議_1120911
Image_64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1次工作會議_1120905
Image_65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1次工作會議_1120905
Image_66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1次工作會議_1120905
Image_67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1次工作會議_1120905
Image_68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1次工作會議_1120905
Image_69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1次工作會議_1120905
Image_70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1次工作會議_1120905
Image_71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1次工作會議_1120905
Image_72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2次籌備會議_1120220
Image_73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2次籌備會議_1120220
Image_74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2次籌備會議_1120220
Image_75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2次籌備會議_1120220
Image_76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2次籌備會議_1120220
Image_77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2次籌備會議_1120220
Image_78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2次籌備會議_1120220
Image_79
寄居蟹AR實作營_第2次籌備會議_1120220
Copyright 蔡明富特教資源網 All right reserved. 最佳瀏覽解析 1024x768 IE 7.0 以上|瀏覽人次:87986